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工业遗址景观设计使用后评价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3-17页
    1.1 研究的背景第13页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3-15页
        1.2.1 研究的目的第13-14页
        1.2.2 研究的意义第14-15页
    1.3 研究的内容第15页
    1.4 研究的方法与框架第15-17页
        1.4.1 研究的方法第15-16页
        1.4.2 研究的框架第16-17页
第2章 理论基础分析第17-39页
    2.1 工业遗址景观的产生与发展回顾第17-27页
        2.1.1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7-18页
        2.1.2 国外工业遗址景观的发展与回顾第18-20页
        2.1.3 我国工业遗址景观的发展与回顾第20-21页
        2.1.4 工业遗址景观改造的模式第21-26页
        2.1.5 对我国工业遗址景观设计的反思第26-27页
    2.2 工业遗址景观设计的相关理论回顾第27-35页
        2.2.1 工业遗址景观的功能设计相关理论第27-30页
        2.2.2 景观环境相关理论第30-33页
        2.2.3 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工业遗址景观设计理念第33-35页
    2.3 使用后评价相关理论第35-39页
        2.3.1 使用后评价(POE)的定义第35-36页
        2.3.2 使用后评价的目标和功能第36-37页
        2.3.3 使用后评价的准则作用第37页
        2.3.4 使用后评价的操作第37-39页
第3章 使用后评价准则第39-53页
    3.1 工业遗址景观使用后评价的技术关键第39-40页
    3.2 工业遗址景观使用后评价的难点第40页
    3.3 我国工业遗址景观设计的设计要求第40-48页
        3.3.1 我国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第40-42页
        3.3.2 我国工业遗址工业景观的设计目标第42-47页
        3.3.3 我国工业遗址生态景观的设计目标第47-48页
    3.4 准则的建立第48-53页
        3.4.1 指标体系选取原则第48-49页
        3.4.2 构建评价体系第49-51页
        3.4.3 确定评价标准第51页
        3.4.4 确定评价方法第51-53页
第4章 案例调查分析第53-77页
    4.1 广东中山岐江公园使用后评价调查第53-74页
        4.1.1 岐江公园的景观概况第53-57页
        4.1.2 使用后评价问卷统计分析第57-61页
        4.1.3 整体景观的满意程度分析第61-64页
        4.1.4 景观服务满意度分析第64-66页
        4.1.5 景观设施满意度分析第66-69页
        4.1.6 自然生态满意度分析第69-71页
        4.1.7 人文历史满意度分析第71-74页
    4.2 分析与总结第74-77页
结论第77-80页
参考文献第80-83页
致谢第83-84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84-85页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学术会议第85-86页
附录C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项目第86-87页
附录D 岐江公园调查问卷第87-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抗日军政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下一篇:城市雨水人工土壤渗滤技术实验与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