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

分布式集群WSN路由协议及应用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5页
1 绪论第8-15页
    1.1 课题来源第8页
    1.2 课题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第8-10页
        1.2.1 课题研究背景第8-9页
        1.2.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第9-10页
    1.3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及发展历程第10-13页
        1.3.1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及最优分簇数目现状第10-11页
        1.3.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历程及应用第11-13页
    1.4 本文主要工作及内容结构第13-14页
    1.5 本章小结第14-15页
2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研究第15-25页
    2.1 引言第15页
    2.2 无线传感器节点的基本结构第15-16页
    2.3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设计目标第16-17页
    2.4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分类第17-22页
        2.4.1 平面路由协议第18-19页
        2.4.2 分层路由协议第19-22页
        2.4.3 基于位置信息的路由协议第22页
    2.5 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结构模型第22-24页
    2.6 本章小结第24-25页
3 三峡库区水环境监测节点部署方案第25-30页
    3.1 引言第25页
    3.2 库区流域分布第25-26页
    3.3 建立排污口“火炬”模型第26-27页
    3.4 三峡库区水环境监测的分布式集群WSN体系结构第27-29页
    3.5 本章小结第29-30页
4 基于能效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最优簇数目算法第30-49页
    4.1 引言第30页
    4.2 簇数目影响第30-32页
    4.3 节点能耗模型与基本假设第32-34页
        4.3.1 节点发送数据包能量模型第32-33页
        4.3.2 节点的接收数据包能耗模型第33页
        4.3.3 簇头数据聚类能耗模型第33页
        4.3.4 传感器节点感知能耗模型第33页
        4.3.5 基本假设第33-34页
    4.4 簇头聚集能力不受限制时的最优分簇数目第34-38页
        4.4.1 建立最优分簇数目模型第34-35页
        4.4.2 最优分簇数目推导过程第35-37页
        4.4.3 簇头聚集能力受限制时的最优分簇数目第37-38页
    4.5 最优分簇数目第38-39页
    4.6 仿真与分析第39-48页
        4.6.1 仿真参数第39-40页
        4.6.2 簇头聚集能力不受限制时的最优分簇数目仿真分析第40-44页
        4.6.3 簇头聚集能力受限制时的最优分簇数目仿真分析第44-48页
    4.7 本章小结第48-49页
5 基于最短路径算法的分布式集群WSN路由协议第49-57页
    5.1 引言第49页
    5.2 主流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分析第49-50页
    5.3 基于最短路径算法的路由协议研究第50-54页
        5.3.1 最短路径算法第50-53页
        5.3.2 基于最短路径算法的分布式集群WSN路由协议第53-54页
    5.4 最短路径算法的分布式集群WSN路由协议仿真与结果分析第54-55页
    5.5 本章小结第55-57页
6 总结与展望第57-59页
    6.1 总结第57-58页
    6.2 展望第58-59页
致谢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附录第63-64页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63页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63页
    C.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竞赛获奖情况第63-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Ibeacon设备的室内定位与导航技术的研究
下一篇:甚低频水声通信Modem的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