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岛县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及海岛旅游资源整合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绪论 | 第10-15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10-12页 |
1. 国际背景 | 第10页 |
2. 国内背景 | 第10-11页 |
3. 区域背景 | 第11-12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 理论意义 | 第12-13页 |
2. 现实意义 | 第13页 |
(三)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1.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二、海岛旅游资源评价的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一) 国外海岛旅游资源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二) 国内海岛旅游资源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三)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三、海岛旅游资源的相关概念及理论研究 | 第18-24页 |
(一) 海岛旅游资源的相关概念 | 第18-20页 |
1. 海岛的界定 | 第18页 |
2. 海岛旅游资源 | 第18页 |
3. 海岛旅游资源的特点 | 第18-19页 |
4. 海岛旅游资源的分类 | 第19-20页 |
(二) 海岛旅游资源评价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0-22页 |
2. 承载力理论 | 第22页 |
3. 资源经济学理论 | 第22-23页 |
(三)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四、海岛县旅游开发潜力评价 | 第24-40页 |
(一) 海岛县旅游资源评价的对象 | 第24-26页 |
1. 海岛县自然旅游资源 | 第24-25页 |
2. 海岛县人文旅游资源 | 第25-26页 |
(二) 海岛县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 | 第26-28页 |
1. 层次分析法 | 第26-27页 |
2. 投影寻踪模型 | 第27-28页 |
3. 确定综合评价指数 | 第28页 |
(三) 海岛县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 | 第28-39页 |
1. 评价指标的原则性 | 第28-29页 |
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9-32页 |
3. 中国海岛县旅游开发潜力评价研究 | 第32-33页 |
4. 结果分析 | 第33-35页 |
5. 因地制宜提出开发建议 | 第35-39页 |
(四)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五、中国海岛县旅游资源整合发展 | 第40-47页 |
(一) 整合的概念以及旅游资源整合的相关理论 | 第40-41页 |
1. 整合的相关概念 | 第40页 |
2. 旅游资源整合的相关理论 | 第40-41页 |
(二) 海岛旅游整合机制及存在的问题 | 第41-43页 |
1. 海岛旅游资源整合机制 | 第41-42页 |
2. 海岛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问题 | 第42-43页 |
(三) 海岛旅游资源两个层次三个维度的整合 | 第43-47页 |
1. 海岛旅游资源整合的两个层次 | 第43-45页 |
2. 海岛旅游资源三个维度的整合 | 第45-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附录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