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合肥经济圈一体化发展中科技对接机制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1. 绪论第9-14页
   ·选题背景第9页
   ·相关文献综述第9-11页
   ·研究目的第11-12页
   ·研究意义第12页
   ·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内容第12-13页
   ·本文的创新点第13-14页
2. 相关理论概述第14-18页
   ·区域经济理论第14-15页
     ·增长极理论第14页
     ·核心——边缘理论第14-15页
   ·科技产业理论第15-18页
     ·区域科技产业系统论第15-16页
     ·科技转化论第16页
     ·三元参与理论第16-18页
3. 合肥经济圈一体化发展中科技对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第18-27页
   ·合肥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模式的形成第18-21页
     ·合肥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历史沿革第18-19页
     ·合肥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模式第19-21页
   ·合肥经济圈一体化发展中科技对接的必要性分析第21-23页
     ·科技对接是提升科技、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源泉第21-22页
     ·科技对接是建立技术创新系统的需要第22页
     ·科技对接能实现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第22-23页
     ·科技对接有助于优化社会文化环境第23页
   ·合肥经济圈一体化发展中科技对接的可行性分析第23-27页
     ·具备科技对接的制度基础、条件保障第23-24页
     ·科技对接的科教资源雄厚,智力优势明显第24-25页
     ·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产业集群日益显现第25-27页
4. 合肥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科技对接机制设计第27-39页
   ·科技对接机制设计的基本思路第27-28页
   ·科学的科技资源配置机制的确立第28-33页
     ·市场配置机制第29-30页
     ·制度配置机制第30-31页
     ·文化配置机制第31-32页
     ·市场、制度和文化的相互作用机制第32-33页
   ·科技、市场与产业的融合机制第33-37页
     ·产业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科技创新合作机制第33-35页
     ·科技产业集群的价值体系构建第35-37页
   ·科技对接良性合作机制第37-39页
     ·利益分配机制第37页
     ·沟通联动机制第37-38页
     ·信息共享机制第38页
     ·知识学习机制第38-39页
5. 构建科技对接机制面临的制约因素第39-42页
   ·科技对接机制构建中的主体方面第39-40页
     ·对接动机存在非互补性、非和谐性第39页
     ·信息粘滞阻碍信任机制发挥作用第39页
     ·利益分配问题成为科技对接的障碍第39页
     ·科研成果二次开发与增值创新能力不强第39-40页
     ·文化冲突制约科技对接机制的构建第40页
   ·科技对接机制构建中的配套服务体系方面第40-42页
     ·法律条款空洞,缺乏操作性第40页
     ·缺乏有效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第40页
     ·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有待完善第40-42页
6. 加快形成合肥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科技对接机制的对策建议第42-45页
   ·关于对接主体方面的对策建议第42-43页
     ·强化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第42页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第42-43页
     ·以技术为纽带,构建科技关联的产业集群网络第43页
   ·关于配套服务体系方面的对策建议第43-45页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第43-44页
     ·充分发挥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第44页
     ·完善科技对接扶持资金体系第44-45页
结束语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致谢第49-50页
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承接产业转移背景下和县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下一篇:扩权强县背景下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基于安徽和山东的县域经济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