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PEG两相体系及其在高碳烯烃氢甲酰化反应中的应用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页
前言第12-15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5-47页
    1.1 引言第15-16页
    1.2 有机液/液两相催化体系第16-29页
        1.2.1 氟两相催化体系第16-19页
        1.2.2 PEG(聚乙二醇)作溶剂的反应体系第19-26页
        1.2.3 低碳醇/烷烃两相体系第26-27页
        1.2.4 碳酸乙(丙)烯酯/烷烃两相体系第27-29页
        1.2.5 DMA(二甲基乙酰胺)或DMF(二甲基甲酰胺)作极性相的两相体系第29页
    1.3 其它新型非水催化体系第29-37页
        1.3.1 离子液体两相体系第29-32页
        1.3.2 超临界CO_2催化体系第32-34页
        1.3.3 温控相分离催化第34-37页
    1.4 结论第37页
    1.5 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7页
第二章 PEG两相体系的确立第47-62页
    2.1 引言第47-51页
    2.2 实验部分第51-54页
        2.2.1 试剂及预处理第51页
        2.2.2 PEG两相混溶温度及平衡分配的测定第51-52页
            2.2.2.1 PEG两相混溶温度的测定第51页
            2.2.2.2 PEG在上层有机相中含量的测定第51-52页
        2.2.3 亚磷酸酯型膦配体OPGPP的合成第52-53页
            2.2.3.1 氯化亚磷酸邻次苯酯的制备第52页
            2.2.3.2 OPGPP的合成第52-53页
        2.2.4 亚磷酸酯型膦配体OPGPP在上层有机相中流失的测定第53-54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54-58页
        2.3.1 PEG两相介质的初筛第54-55页
        2.3.2 PEG两相在上层有机溶剂相中的分配第55-56页
        2.3.3 PEG-4000/甲苯/正庚烷三元体系的相图第56-57页
        2.3.4 膦配体在上层有机溶剂相中的流失测定第57-58页
    2.4 小结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第三章 PEG两相体系中Rh/OPGPP催化的对异丁基苯乙烯氢甲酰化反应第62-80页
    3.1 引言第62-64页
    3.2 实验部分第64-67页
        3.2.1 试剂及预处理第64页
        3.2.2 对异丁基苯乙烯(IBS)的制备第64-66页
            3.2.2.1 对异丁基苯乙酮(IBAP)的制备第64-65页
            3.2.2.2 1-(4-异丁基苯基)乙醇(IBPE)的合成第65页
            3.2.2.3 对异丁基苯乙烯(IBS)的合成第65-66页
        3.2.3 烯烃的氢甲酰化反应第66页
        3.2.4 有机相中铑含量的测定第66-67页
        3.2.5 分析仪器及测试条件第67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67-76页
        3.3.1 对异丁基苯乙烯氢甲酰化反应条件优化考察第67-73页
            3.3.1.1 Rh/OPGPP催化剂的选定第67-68页
            3.3.1.2 反应温度的影响第68-69页
            3.3.1.3 合成气总压(H_2:CO=1:1)的影响第69-70页
            3.3.1.4 反应时间的影响第70-71页
            3.3.1.5 底物与铑的摩尔比(IBS/Rh)的影响第71-72页
            3.3.1.6 膦配体与铑的摩尔比(P/Rh)的影响第72-73页
        3.3.2 催化剂的循环使用效果考察第73-76页
    3.4 小结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0页
第四章 PEG两相体系中Rh/TMPGP催化的对异丁基苯乙烯氢甲酰化反应第80-102页
    4.1 引言第80-82页
    4.2 实验部分第82-84页
        4.2.1 试剂及预处理第82-83页
        4.2.2 亚磷酸酯型膦配体TMPGP的合成第83页
        4.2.3 亚磷酸酯型膦配体TMPGP在上层有机相中流失的测定第83页
        4.2.4 烯烃的氢甲酰化反应第83页
        4.2.5 有机相中铑含量的测定第83-84页
        4.2.6 分析仪器及测试条件第84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84-99页
        4.3.1 亚磷酸酯型膦配体TMPGP的表征第84-89页
        4.3.2 TMPGP在PEG两相体系中的分配第89-90页
        4.3.3 Rh/TMPGP催化的PEG两相体系中IBS氢甲酰化反应研究第90-95页
            4.3.3.1 反应时间的影响第90-91页
            4.3.3.2 反应温度的影响第91-92页
            4.3.3.3 合成气总压(H_2:CO=1:1)的影响第92-93页
            4.3.3.4 膦配体与铑的摩尔比(P/Rh)的影响第93-95页
        4.3.4 优化条件下不同烯烃的氢甲酰化反应第95-96页
        4.3.5 催化剂的循环使用效果考察第96-99页
    4.4 小结第99页
    参考文献第99-102页
第五章 PEG两相体系中Rh/TMPGP催化的1-十二烯氢甲酰化反应第102-116页
    5.1 引言第102-103页
    5.2 实验部分第103-104页
        5.2.1 试剂及预处理第103页
        5.2.2 亚磷酸酯型膦配体TMPGP在上层有机相中流失的测定第103页
        5.2.3 烯烃的氢甲酰化反应第103页
        5.2.4 有机相中铑含量的测定第103页
        5.2.5 分析仪器及测试条件第103-104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104-113页
        5.3.1 亚磷酸酯型膦配体TMPGP在PEG两相体系中的分配第104-105页
        5.3.2 PEG两相体系中Rh/TMPGP(n=3)催化的1-十二烯氢甲酰化反应研究第105-109页
            5.3.2.1 反应时间的影响第105-106页
            5.3.2.2 反应温度的影响第106-107页
            5.3.2.3 反应压力的影响第107-108页
            5.3.2.4 膦配体与铑的摩尔比(P/Rh)的影响第108页
            5.3.2.5 底物与铑的摩尔比(IBS/Rh)的影响第108-109页
        5.3.3 优化条件下不同烯烃的氢甲酰化反应第109-110页
        5.3.4 PEG两相体系中催化剂的循环使用效果考察第110-113页
    5.4 小结第113页
    参考文献第113-116页
总结论第116-118页
创新点第118-119页
致谢第119-120页
作者简介及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第120-122页

论文共12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蒙古马MSTN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和部分品种多态性研究
下一篇:世界秩序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