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5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红外热成像在混凝土中的应用 | 第10-18页 |
1.2.1 红外热像技术的基本原理 | 第10-14页 |
1.2.2 红外热像技术的测温原理 | 第14-16页 |
1.2.3 红外热像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2.4 环境辐射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 第17-18页 |
1.3 混凝土研究中的分形理论 | 第18-23页 |
1.3.1 混凝土破坏的四个阶段 | 第19-20页 |
1.3.2 分形的定义 | 第20-21页 |
1.3.3 分形几何与欧几里得几何的区别 | 第21页 |
1.3.4 分形理论在混凝土研究中的进展 | 第21-22页 |
1.3.5 分维值的计算过程 | 第22-23页 |
1.3.6 MATLAB计算图像计盒维数 | 第23页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第二章 衬砌混凝土力学性能分析 | 第25-42页 |
2.1 试验方案 | 第25-26页 |
2.1.1 水泥 | 第25页 |
2.1.2 细骨料 | 第25页 |
2.1.3 粗骨料 | 第25-26页 |
2.1.4 掺合料的选择 | 第26页 |
2.1.5 外加剂 | 第26页 |
2.2 试验配合比 | 第26-27页 |
2.3 试验设备、仪器 | 第27-30页 |
2.3.1 加载设备 | 第27-28页 |
2.3.2 高温养护箱 | 第28页 |
2.3.3 加热及冷却设备 | 第28-29页 |
2.3.4 动弹仪 | 第29页 |
2.3.5 红外辐射探测设备 | 第29-30页 |
2.4 试验方法 | 第30-31页 |
2.4.1 试样制作流程 | 第30-31页 |
2.5 混凝土试块力学性能 | 第31-39页 |
2.5.1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测定 | 第32-34页 |
2.5.2 混凝土试块的劈裂抗拉强度 | 第34-37页 |
2.5.3 混凝土经冷却后试块的动弹性模量试验 | 第37-39页 |
2.6 不同冷却方式下混凝土的破坏形式 | 第39-40页 |
2.6.1 自然冷却 | 第39-40页 |
2.6.2 冷水冷却 | 第40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三章 衬砌混凝土表面裂纹分形分析 | 第42-52页 |
3.1 混凝土分形维数 | 第43-48页 |
3.1.1 自然冷却混凝土表面裂纹扩展 | 第43-46页 |
3.1.2 冷水冷却混凝土表面裂纹扩展 | 第46-48页 |
3.2 同一加热温度下不同冷却方式混凝土表面裂纹分形维数变化的异同 | 第48-5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四章 衬砌混凝土的红外热像检测 | 第52-64页 |
4.1 红外热像检测 | 第52页 |
4.2 混凝土试块经过不同的处理方法后对红外热像图采集的影响 | 第52-55页 |
4.2.1 8℃冷水处理 | 第52-53页 |
4.2.2 常温水处理 | 第53-54页 |
4.2.3 加热处理 | 第54-55页 |
4.2.4 混凝土试块表面喷漆 | 第55页 |
4.3 混凝土试块红外热像图分析 | 第55-63页 |
4.3.1 不同裂纹区域温度变化曲线图 | 第55-58页 |
4.3.2 混凝土试块在单轴压缩载荷作用下损伤破坏过程 | 第58-61页 |
4.3.3 平均红外辐射温度 | 第61-62页 |
4.3.4 熵值 | 第62-6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5.1 结论 | 第64页 |
5.2 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作者简介 | 第70-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