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各种类型园林论文

基于互动体验式的传统道德传播主题公园景观设计研究--以马鹿山公园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5页
    1.1 研究的背景第8-9页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1.2.1 研究的目的第9页
        1.2.2 研究的意义第9-10页
    1.3 相关概念和研究内容第10-13页
        1.3.1 互动体验第10页
        1.3.2 传统道德第10-11页
        1.3.3 公园绿地第11页
        1.3.4 风景园林、景观与景观设计第11-12页
        1.3.5 主题公园第12页
        1.3.6 研究内容第12-13页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3-14页
        1.4.1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4.2 技术路线第14页
    1.5 创新点第14-15页
第二章 传统道德的传播第15-21页
    2.1 传统道德的传播途径第15页
    2.2 传统道德文化意蕴的传播机制第15-16页
    2.3 传统道德教育的适宜方法第16-18页
        2.3.1 传统道德教育的方法第16-17页
        2.3.2 当今传统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第17页
        2.3.3 互动体验是传统道德教育的适宜方法第17-18页
    2.4 景观传播传统道德的机制及途径第18-21页
        2.4.1 景观传播传统道德的机制第18-19页
        2.4.2 景观传播传统道德的途径第19-21页
第三章 主题公园景观的互动体验性研究第21-45页
    3.1 主题公园的分类第21页
    3.2 主题公园的特征第21-22页
    3.3 主题公园的体验性第22-23页
    3.4 互动体验式景观研究概述第23-27页
        3.4.1 “互动体验景观”研究文献的述评第23-25页
        3.4.2 互动体验式景观的特征第25-26页
        3.4.3 互动体验式景观对主题公园的作用第26-27页
    3.5 景观传播传统道德的效果评价指标第27-28页
    3.6 传统道德主题公园景观的体验性述评第28-45页
        3.6.1 我国传统道德主题公园的建设概况第28-29页
        3.6.2 传统道德主题公园景观的体验性案例调查第29-44页
            3.6.2.1 郑州市净秀公园第29-32页
            3.6.2.2 广州文化公园第32-38页
            3.6.2.3 深圳石芽岭信义体育公园忠孝文化园第38-44页
        3.6.3 调查结论第44-45页
第四章 互动体验式景观设计策略第45-54页
    4.1 互动体验式景观设计案例鉴赏第45-50页
        4.1.1 长沙中航国际小区的儿童互动景点第45-46页
        4.1.2 欧洲社会刷卡捐款机的景观第46-47页
        4.1.3 美国西雅图街头小公园第47-48页
        4.1.4 美国特律的拉菲特互动式绿地景观第48-50页
        4.1.5 意大利罗马的Wunderbugs景观空间第50页
    4.2 基于互动体验式的主题公园景观设计策略第50-54页
        4.2.1 活动或游戏激发策略第50-51页
        4.2.2 多媒体技术策略第51-52页
        4.2.3 智慧景观策略第52页
        4.2.4 景观装置艺术策略第52-54页
第五章 基于互动体验的马鹿山公园传统道德传播景观设计第54-73页
    5.1 柳州市马鹿山公园概况第54-57页
        5.1.1 柳州市概况第54页
        5.1.2 柳州市马鹿山公园概况第54-57页
    5.2 马鹿山公园传统道德传播的景观建设情况调查第57-64页
        5.2.1 现场踏勘调查第57-60页
        5.2.2 问卷调查第60-64页
        5.2.3 总体调查的结论第64页
    5.3 基于互动体验式的马鹿山传统道德主题公园景观设计第64-73页
        5.3.1 公园的定位第64页
        5.3.2 公园的改造设计理念第64页
        5.3.3 互动体验式景观建设的对策第64-65页
        5.3.4 融入传统道德意蕴的互动体验式主题景区设计第65-73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3-75页
    6.1 结论第73页
    6.2 不足与展望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建设研究--基于铁路青岛北客站周边区域地下空间开发
下一篇:闽西传统村落的微介入式更新设计--以福建省璧洲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