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前言 | 第9-17页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及发展现状 | 第11-15页 |
1.2.1 岩体卸荷特征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2.2 岩体卸荷机制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3 岩体卸荷分带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4 深部裂缝和深卸荷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5 岩体卸荷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 | 第17-32页 |
2.1 区域地质环境条件 | 第17-18页 |
2.2 坝区右岸边坡工程地质条件 | 第18-32页 |
2.2.1 地形地貌 | 第18-20页 |
2.2.2 地层岩性 | 第20页 |
2.2.3 地质构造 | 第20-21页 |
2.2.4 风化特征 | 第21-22页 |
2.2.5 水文地质条件 | 第22页 |
2.2.6 坡体结构及其分区 | 第22-26页 |
2.2.7 岩体结构 | 第26-32页 |
第3章 坝区右岸边坡岩体卸荷特征研究 | 第32-52页 |
3.1 坝区右岸边坡岩体卸荷特征初步研究 | 第32-34页 |
3.1.1 坝址区右岸边坡卸荷特征调查 | 第32-33页 |
3.1.2 果卜岸坡卸荷岩体特征调查 | 第33-34页 |
3.2 坝区右岸岩体卸荷带的划分 | 第34-45页 |
3.2.1 坝区右岸岩体卸荷带的定性划分 | 第35-37页 |
3.2.2 坝区右岸岩体卸荷带的定量划分 | 第37-45页 |
3.3 坝址区右岸岩体卸荷带的综合划分 | 第45-48页 |
3.4 坝区右岸岩体卸荷带的空间分布特征 | 第48-52页 |
第4章 果卜岸坡深卸荷基本特征及发育条件研究 | 第52-64页 |
4.1 深卸荷发育的普遍性及其研究意义 | 第52-53页 |
4.2 果卜岸坡深卸荷基本特征 | 第53-58页 |
4.2.1 深卸荷的分布特征 | 第53页 |
4.2.2 深卸荷带岩体的破坏特征 | 第53-58页 |
4.3 深卸荷发育的条件研究 | 第58-64页 |
4.3.1 地形地貌 | 第58-59页 |
4.3.2 岩性 | 第59-60页 |
4.3.3 地应力 | 第60-61页 |
4.3.4 岩体结构和坡体结构 | 第61-64页 |
第5章 果卜岸坡深卸荷的形成分析 | 第64-88页 |
5.1 果卜岸坡深卸荷形成的机制分析 | 第64-66页 |
5.1.1 河谷岸坡的演化分析 | 第64-65页 |
5.1.2 果卜岸坡深卸荷形成 | 第65-66页 |
5.2 果卜岸坡深卸荷形成的数值模拟研究 | 第66-88页 |
5.2.1 果卜岸坡河谷应力场特征的二维数值模拟分析 | 第66-80页 |
5.2.2 坝区右岸岩体卸荷带形成演化的三维数值模拟 | 第80-88页 |
结论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