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条件下苏州物流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及发展思路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内容、方法和思路 | 第11-12页 |
1.3 主要创新点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3-21页 |
2.1 物流业的生产服务性质 | 第13-15页 |
2.1.1 物流业的行业性质和发展趋势 | 第13-14页 |
2.1.2 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关系 | 第14-15页 |
2.2 物流业的集聚及存在方式 | 第15-16页 |
2.2.1 物流业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15-16页 |
2.2.2 物流业集聚的方式 | 第16页 |
2.3 开放对物流业集聚的影响 | 第16-18页 |
2.3.1 FDI与物流业集聚 | 第17-18页 |
2.3.2 贸易与物流业的集聚 | 第18页 |
2.4 关于绿色物流园区的研究 | 第18-21页 |
2.4.1 国外绿色物流园区的实践 | 第18-19页 |
2.4.2 绿色物流园区绩效的判断 | 第19-21页 |
第三章 开放条件下苏州市物流业集聚的状况 | 第21-45页 |
3.1 苏州市物流业发展现状 | 第21-33页 |
3.1.1 苏州市物流业的发展状况 | 第21-27页 |
3.1.2 苏州制造业及其开放性的状况 | 第27-30页 |
3.1.3 苏州市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关系 | 第30-33页 |
3.2 苏州市FDI和贸易的状况 | 第33-35页 |
3.2.1 总体FDI和贸易及其分布 | 第33-34页 |
3.2.2 物流业的FDI流入 | 第34-35页 |
3.3 物流业集聚的测度方法 | 第35-39页 |
3.3.1 区位熵 | 第36-37页 |
3.3.2 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 | 第37-38页 |
3.3.3 空间基尼系数 | 第38页 |
3.3.4 其他常用的衡量指标 | 第38-39页 |
3.4 苏州市物流业集聚的状况 | 第39-45页 |
3.4.1 苏州市物流业集聚的状况 | 第39-41页 |
3.4.2 苏州市物流园区的状况 | 第41-45页 |
第四章 苏州市物流业集聚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45-58页 |
4.1 模型的构建和方法的选择 | 第45-46页 |
4.2 变量的构建、描述和数据来源 | 第46-49页 |
4.2.1 变量的构建和描述 | 第46-48页 |
4.2.2 数据来源 | 第48-49页 |
4.3 实证分析及结果 | 第49-58页 |
第五章 绿色物流集聚的国际经验与苏州的发展思路 | 第58-68页 |
5.1 发达国家发展绿色物流及园区的国际经验 | 第58-63页 |
5.2 苏州物流园区与绿色园区的差距 | 第63-65页 |
5.3 苏州市发展绿色物流园区的思路 | 第65-6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8-72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68-69页 |
6.2 相关建议 | 第69-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项目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