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课题提出 | 第13-39页 |
1.1 引言 | 第13-14页 |
1.2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概述 | 第14-26页 |
1.2.1 ATRP的聚合机理 | 第14-15页 |
1.2.2 ATRP的基本组成 | 第15-22页 |
1.2.2.1 ATRP的单体 | 第15-18页 |
1.2.2.2 ATRP的引发剂 | 第18页 |
1.2.2.3 ATRP的过渡金属催化剂 | 第18-20页 |
1.2.2.4 ATRP的配体 | 第20-21页 |
1.2.2.5 ATRP的溶剂以及其他添加剂 | 第21-22页 |
1.2.3 ATRP的分类 | 第22-26页 |
1.2.3.1 正向ATRP(Normal ATRP) | 第22页 |
1.2.3.2 反向ATRP(Reverse ATRP,RATRP) | 第22-23页 |
1.2.3.3 同时正向反向并存ATRP(simultaneous reverse and normal intiation ATRP,SR&NI ATRP) | 第23页 |
1.2.3.4 电子转移生成活化剂ATRP(activators generated by electron transfer for ATRP,AGET ATRP) | 第23-24页 |
1.2.3.5 引发剂连续生成活化剂ATRP(initiators for continuous activator regeneration ATRP,ICAR ATRP) | 第24页 |
1.2.3.6 电子转移再生活化剂ATRP(activators regenerated by electron transfer for ATRP,ARGET ATRP) | 第24-25页 |
1.2.3.7 无金属ATRP(metal-free ATRP) | 第25-26页 |
1.3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概述 | 第26-29页 |
1.3.1 RAFT的聚合机理以及基本组成 | 第26-27页 |
1.3.2 RAFT试剂的选择 | 第27-29页 |
1.4 光诱导的“活性”自由基聚合概述 | 第29-36页 |
1.4.1 可用于光诱导的“活性”自由基聚合的光源 | 第30-31页 |
1.4.2 光诱导ATRP | 第31-34页 |
1.4.3 光诱导RAFT聚合 | 第34-36页 |
1.4.4 光诱导的“活性”自由基聚合应用 | 第36页 |
1.5 课题的研究意义与提出 | 第36-39页 |
1.5.1 蓝色LED灯辐照下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无金属ATRP体系构建 | 第37页 |
1.5.2 蓝色LED辐照下的丙烯腈RAFT聚合体系的构建 | 第37-38页 |
1.5.3 蓝色LED辐照下表面引发无金属ATRP聚合甲基丙烯酸甲酯体系的构建 | 第38-39页 |
第二章 蓝色LED灯辐照下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无金属ATRP体系的构建 | 第39-58页 |
2.1 引言 | 第39-42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42-44页 |
2.2.1 实验原料 | 第42-43页 |
2.2.2 表征与测试 | 第43页 |
2.2.3 4CzIPN的合成与表征 | 第43页 |
2.2.4 光诱导4CzIPN催化的无金属ATRP的一般操作步骤 | 第43-44页 |
2.2.5 采用光诱导4CzIPN催化的无金属ATRP方法进行扩链反应的一般步骤 | 第44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44-57页 |
2.3.1 有关4CzIPN的光化学与电化学表征 | 第44-46页 |
2.3.2 聚合组份对光诱导4CzIPN催化MMA聚合的影响 | 第46-47页 |
2.3.3 不同溶剂对光诱导4CzIPN催化MMA聚合的影响 | 第47-48页 |
2.3.4 有机催化剂的用量对光诱导4CzIPN催化MMA聚合的影响 | 第48-50页 |
2.3.5 不同目标聚合度对光诱导4CzIPN催化MMA聚合的影响 | 第50-51页 |
2.3.6 光诱导4CzIPN催化MMA的聚合动力学研究 | 第51-52页 |
2.3.7 聚合物链末端分析与扩链反应 | 第52-55页 |
2.3.8 光诱导4CzIPN催化MMA聚合的可控光“开/关”实验 | 第55-56页 |
2.3.9 光诱导4CzIPN催化MMA的聚合机理 | 第56-57页 |
2.4 结论 | 第57-58页 |
第三章 蓝色LED辐照下的丙烯腈RAFT聚合体系的构建 | 第58-68页 |
3.1 引言 | 第58-60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60-62页 |
3.2.1 实验原料 | 第60-61页 |
3.2.2 表征与测试 | 第61页 |
3.2.3 蓝色LED辐照下RAFT聚合丙烯腈的一般操作步骤 | 第61-62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62-67页 |
3.3.1 聚合组份以及不同聚合条件对丙烯腈RAFT聚合的影响 | 第62-63页 |
3.3.2 不同目标聚合度对丙烯腈RAFT聚合的影响 | 第63-64页 |
3.3.3 在蓝色LED辐照下丙烯腈RAFT聚合的动力学研究 | 第64-65页 |
3.3.4 在蓝色LED辐照下RAFT聚合所得聚丙烯腈的链末端分析 | 第65-67页 |
3.4 结论 | 第67-68页 |
第四章 蓝色LED辐照下表面引发无金属ATRP聚合甲基丙烯酸甲酯体系的构建 | 第68-76页 |
4.1 引言 | 第68-69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69-72页 |
4.2.1 表征与测试 | 第69-70页 |
4.2.2 实验原料 | 第70页 |
4.2.3 SiO_2纳米粒子的合成 | 第70-71页 |
4.2.4 表面氨基化的SiO_2纳米粒子的合成 | 第71页 |
4.2.5 表面固定引发剂片段的SiO_2纳米粒子的合成 | 第71页 |
4.2.6 SiO_2纳米粒子表面引发无金属ATRP的一般步骤 | 第71-72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72-75页 |
4.3.1 SiO_2纳米粒子表面分析 | 第72-74页 |
4.3.2 SiO_2纳米粒子表面引发无金属ATRP | 第74-75页 |
4.4 总结 | 第75-76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第76-78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76-77页 |
5.2 论文创新点 | 第77页 |
5.3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96页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第96-97页 |
致谢 | 第97-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