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高温超导体的类型 | 第8-9页 |
1.2 电子型超导体和空穴型超导体的对比 | 第9-11页 |
1.2.1 晶体结构 | 第9-10页 |
1.2.2 实验相图 | 第10-11页 |
1.3 电子掺杂型高温超导体相图 | 第11-12页 |
1.4 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杂质效应的相关研究 | 第12-14页 |
1.5 次近邻跳跃对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的研究 | 第14-15页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建立模型 | 第16-20页 |
第三章 纯反铁磁态下杂质对电子型高温超导体影响的研究 | 第20-25页 |
3.1 引言 | 第20页 |
3.2 结果和讨论 | 第20-2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四章 共存态下杂质对电子型高温超导体影响的研究 | 第25-31页 |
4.1 引言 | 第25页 |
4.2 结果和讨论 | 第25-3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五章 纯超导态下杂质对电子型高温超导体影响的研究 | 第31-35页 |
5.1 引言 | 第31页 |
5.2 结果和讨论 | 第31-34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六章 与空穴型高温超导体的杂质效应对比 | 第35-38页 |
6.1 对比 | 第35-37页 |
6.2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