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1.2.1 税收政策对服务业有很大支持作用 | 第11-12页 |
1.2.2 税收政策对服务业作用机制研究 | 第12-13页 |
1.2.3 我国服务业税收政策存在问题及政策建议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16-18页 |
第2章 基本概念及理论 | 第18-23页 |
2.1 关于服务业概述 | 第18-19页 |
2.1.1 服务业界定 | 第18页 |
2.1.2 服务业特点 | 第18-19页 |
2.1.3 服务业类方式 | 第19页 |
2.2 税收政策和经济发展相关理论 | 第19-22页 |
2.2.1 凯恩斯税收理论 | 第19-20页 |
2.2.2 宏观税负理论 | 第20-21页 |
2.2.3 配第-克拉克定理 | 第21-22页 |
2.3 税收政策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机制 | 第22页 |
2.3.1 从流转环节 | 第22页 |
2.3.2 从所得环节 | 第22页 |
2.3.3 从进出口环节 | 第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税收政策影响服务业因素分析 | 第23-31页 |
3.1 我国服务业发展指标分析 | 第23-26页 |
3.1.1 我国服务业总体增加值 | 第23-24页 |
3.1.2 我国服务业就业人数及比重 | 第24-25页 |
3.1.3 我国服务业产业结构 | 第25-26页 |
3.2 我国服务业税收政策分析 | 第26-28页 |
3.2.1 我国服务业税收政策分析 | 第26-27页 |
3.2.2 我国服务业主要税种税负情况分析 | 第27-28页 |
3.3 我国服务业税收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8-29页 |
3.3.1 我国第三产业税负较重 | 第28页 |
3.3.2 税种设置不合理 | 第28-29页 |
3.3.3 税收政策存在行业偏好 | 第29页 |
3.3.4 税收优惠政策方式单一 | 第29页 |
3.4 税收政策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机理分析 | 第29-3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4章 税收政策影响服务业实证分析 | 第31-35页 |
4.1 模型建立 | 第31-32页 |
4.2 数据的选取 | 第32页 |
4.3 服务业结构系数与行业税负的回归分析 | 第32-34页 |
4.3.1 单位根检验 | 第32-33页 |
4.3.2 回归分析 | 第33-3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5章 发展我国服务业的税收政策建议 | 第35-41页 |
5.1 建立可行的服务业税收政策 | 第35-37页 |
5.1.1 税收政策制定要倾向于间接性、过程性 | 第35页 |
5.1.2 税收政策的制定要有针对性 | 第35-36页 |
5.1.3 明确税收发展重点 | 第36页 |
5.1.4 建立健全的税收优惠监督管理制度 | 第36-37页 |
5.2 完善增值税 | 第37页 |
5.2.1 加快推进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进程改革 | 第37页 |
5.2.2 进一步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 | 第37页 |
5.3 完善营业税 | 第37-39页 |
5.3.1 发挥营业税行业导向作用 | 第37-38页 |
5.3.2 科学设置营业税税目 | 第38页 |
5.3.3 扩大营业税差额征税的范围 | 第38-39页 |
5.4 完善企业所得税 | 第39页 |
5.4.1 进一步完善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 | 第39页 |
5.4.2 实现以产业导向为主的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 | 第39页 |
5.5 调整其他有关税种 | 第39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