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中心区位辐射潜力研究
致谢 | 第3-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变量注释表 | 第14-15页 |
1 绪论 | 第15-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5-17页 |
1.2 选题意义 | 第17页 |
1.3 研究结构与框架 | 第17-20页 |
2 文献综述 | 第20-27页 |
2.1 金融集聚辐射国外文献综述 | 第20-21页 |
2.2 金融集聚辐射国内文献综述 | 第21-24页 |
2.3 劳动力与金融关系研究文献综述 | 第24-26页 |
2.4 文献述评 | 第26-27页 |
3 金融集聚辐射与劳动力相关理论 | 第27-35页 |
3.1 相关概念解释 | 第27-28页 |
3.2 Kindleberger的金融中心理论 | 第28-30页 |
3.3 国内金融中心集聚与辐射理论 | 第30-32页 |
3.4 劳动力相关理论 | 第32-35页 |
4 我国金融中心区位辐射潜力度量模型 | 第35-42页 |
4.1 DEA三阶段模型 | 第35-37页 |
4.2 威尔逊模型 | 第37-38页 |
4.3 重力模型 | 第38-40页 |
4.4 灰色关联模型 | 第40-42页 |
5 我国金融中心区位辐射潜力实证分析 | 第42-73页 |
5.1 样本及研究变量选取 | 第42-44页 |
5.2 我国金融中心辐射潜力测度 | 第44-60页 |
5.3 我国金融中心联结力测度 | 第60-70页 |
5.4 区域劳动力系统与经济金融系统耦合分析 | 第70-73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73-75页 |
6.1 结论 | 第73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附录1 | 第78-79页 |
作者简历 | 第79-81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