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遥感技术论文--遥感图像的解译、识别与处理论文--图像处理方法论文

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图像场景理解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1 绪论第12-20页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2-14页
    1.2 遥感图像目标检测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 遥感图像场景分类和语义标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7页
        1.3.1 基于底层特征的遥感图像场景分类第15-16页
        1.3.2 基于视觉词袋模型的遥感图像场景分类第16页
        1.3.3 基于主题模型的遥感图像场景分类第16-17页
        1.3.4 基于特征学习的遥感图像场景分类第17页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成果第17-18页
    1.5 论文内容安排第18-20页
2 遥感图像目标检测和场景分类预备知识第20-28页
    2.1 引言第20页
    2.2 高分辨率遥感图像第20-22页
    2.3 本文实验所用数据库介绍第22-25页
        2.3.1 机场和飞机目标图像数据库第22-23页
        2.3.2 遥感图像场景分类数据库第23-24页
        2.3.3 遥感图像语义标注数据库第24-25页
    2.4 算法性能评价指标第25-26页
        2.4.1 目标检测算法评价指标第25页
        2.4.2 场景分类算法评价指标第25-26页
    2.5 小结第26-28页
3 基于视觉显著性和条件随机场的层进式遥感图像目标检测第28-48页
    3.1 引言第28-29页
    3.2 本章算法核心思想及流程图第29-31页
    3.3 基于视觉显著性和条件随机场的层进式遥感图像目标检测第31-40页
        3.3.1 基于目标导向视觉显著性的感兴趣区域提取第31-33页
        3.3.2 基于点对条件随机场模型的遥感图像目标检测第33-40页
    3.4 实验结果与实验分析第40-47页
        3.4.1 实验设置第40页
        3.4.2 参数优化第40-46页
        3.4.3 实验结果第46页
        3.4.4 与其它算法的对比和分析第46-47页
    3.5 本章小结第47-48页
4 基于旋转不变多特征pLSA的遥感图像目标检测和场景分类第48-70页
    4.1 引言第48-49页
    4.2 本章算法核心思想及流程图第49-51页
    4.3 旋转不变多特征概率潜在语义分析模型第51-61页
        4.3.1 视觉词袋模型第51-53页
        4.3.2 pLSA模型简介第53-55页
        4.3.3 旋转不变多特征pLSA模型第55-59页
        4.3.4 目标检测和场景分类第59-61页
    4.4 实验结果与实验分析第61-67页
        4.4.1 实验设置第61页
        4.4.2 参数优化第61-63页
        4.4.3 实验结果和算法对比第63-67页
    4.5 本章小结第67-70页
5 基于堆叠判别式稀疏自编码的遥感图像场景分类第70-88页
    5.1 引言第70页
    5.2 本章算法核心思想及流程图第70-72页
    5.3 基于堆叠判别式稀疏自编码的遥感图像场景分类第72-81页
        5.3.1 自编码器第72-73页
        5.3.2 稀疏自编码器第73-74页
        5.3.3 判别式稀疏自编码第74-76页
        5.3.4 DSAE优化第76-78页
        5.3.5 堆叠判别式稀疏自编码第78-79页
        5.3.6 基于SDSAE的遥感场景分类第79-81页
    5.4 实验结果与实验分析第81-86页
        5.4.1 实验设置第81-82页
        5.4.2 参数优化第82-84页
        5.4.3 实验结果和算法对比分析第84-86页
    5.5 本章小结第86-88页
6 基于高层语义特征迁移的弱监督遥感图像语义标注第88-106页
    6.1 引言第88-90页
    6.2 本章算法核心思想及流程图第90-92页
    6.3 基于高层语义特征迁移的弱监督遥感图像语义标注第92-96页
        6.3.1 问题描述第92页
        6.3.2 监督信息挖掘第92-94页
        6.3.3 弱监督学习第94-96页
    6.4 实验结果与实验分析第96-103页
        6.4.1 实验设置第96-99页
        6.4.2 参数优化第99-100页
        6.4.3 实验结果和算法对比分析第100-103页
    6.5 本章小结第103-106页
7 总结与展望第106-110页
    7.1 本文研究工作及创新点第106-107页
    7.2 后续工作及发展方向第107-110页
参考文献第110-12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第124-127页
致谢第127-128页

论文共12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含间隙铰链机构非线性接触力和碰撞动力学研究
下一篇:扩散连接制备多孔钛的力学行为及生物相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