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其他结构论文

人字形密肋网壳与下部结构共同工作性能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7页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3页
        1.1.1 折板壳结构概况第8-9页
        1.1.2 薄壳结构概况第9-10页
        1.1.3 新型壳体结构概况第10页
        1.1.4 混凝土网壳概况第10-11页
        1.1.5 人字形密肋折板网壳在建筑工程中研究现状及工程应用第11-13页
    1.2 折板式密肋网壳的新型结构形式第13-14页
    1.3 本文研究工作目标及意义第14-15页
        1.3.1 本文的研究工作目标第14页
        1.3.2 本文的研究意义第14-15页
    1.4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第15-17页
第二章 人字形密肋折板网壳与下部结构共同工作静力性能的研究第17-35页
    2.1 概述第17页
    2.2 壳体结构及上下部共同工作原理第17-21页
        2.2.1 人字形密肋网壳结构第17页
        2.2.2 上下部结构共同工作原理第17-21页
    2.3 结构的内力和变形分布特点第21-25页
        2.3.1 算例情况第21-22页
        2.3.2 计算结果及分析第22-25页
            2.3.2.1 屋盖挠度第22-23页
            2.3.2.2 屋盖的内力第23-25页
            2.3.2.3 共同工作时下部结构的内力第25页
    2.4 共同工作时屋盖的静力性能分析第25-34页
        2.4.1 算例情况第25-26页
        2.4.2 顶层抗侧刚度对屋盖静力性能的影响第26-27页
            2.4.2.1 顶层抗侧刚度对屋盖挠度的影响第26页
            2.4.2.2 顶层抗侧刚度对屋盖内力的影响第26-27页
        2.4.3 矢跨比对屋盖静力性能的影响第27-30页
            2.4.3.1 矢跨比对屋盖挠度的影响第27-28页
            2.4.3.2 矢跨比对屋盖内力的影响第28-30页
        2.4.4 肋刚度对屋盖静力性能的影响第30-31页
            2.4.4.1 肋刚度对屋盖挠度的影响第30页
            2.4.4.2 肋刚度对屋盖内力的影响。第30-31页
        2.4.5 脊线刚度对屋盖静力性能的影响第31-32页
            2.4.5.1 脊线刚度对屋盖挠度的影响第31-32页
            2.4.5.2 脊线刚度对屋盖内力的影响第32页
        2.4.6 网格数对屋盖静力性能的影响第32-34页
            2.4.6.1 网格数对屋盖挠度的影响第32-33页
            2.4.6.2 网格数对屋盖内力的影响第33-34页
    2.5 本章总结第34-35页
第三章 人字形密肋折板网壳与下部结构共同工作关键技术的研究第35-46页
    3.1 概述第35页
    3.2 计算理论依据第35-39页
        3.2.1 正截面强度计算的基本理论第35-37页
            3.2.1.1 基本假定第35-37页
            3.2.1.2 抗弯强度计算的基本方程第37页
        3.2.2 偏心受压构件的正截面强度设计基本理论第37-39页
            3.2.2.1 偏心受压构件的正截面强度设计第37-39页
    3.3 基于梁设计的承载力复核第39-43页
        3.3.1 概述第39-40页
        3.3.2 有限元模型与PKPM模型截面内力对比计算第40-42页
        3.3.3 计算结果对比分析第42-43页
        3.3.4 结论第43页
    3.4 不同失跨比框梁轴力对框梁配筋面积的影响第43-45页
        3.4.1 概述第43-44页
        3.4.2 算例情况第44页
        3.4.3 不同矢跨比框梁轴力对框梁配筋面积的影响第44-45页
            3.4.3.1 失跨比对框梁内力的影响第44页
            3.4.3.2 不同失跨比框梁轴力对框梁配筋面积的影响第44-45页
        3.4.4 结论第45页
    3.5 本章总结第45-46页
第四章 混凝土人字形密肋折板网壳与下部结构共同工作动力特性分析第46-55页
    4.1 概述第46页
    4.2 结构形式及算例情况第46-47页
        4.2.1 结构形式第46页
        4.2.2 基本算例情况第46-47页
    4.3 自振特性分析第47-48页
        4.3.1 自振频率第47-48页
        4.3.2 振型第48页
    4.4 共同工作自振频率的参数化分析第48-53页
        4.4.1 屋盖矢跨比对自振频率的影响第48-50页
        4.4.2 顶层抗侧刚度对自振频率的影响第50-51页
        4.4.3 肋刚度对自振频率的影响第51-52页
        4.4.4 脊线刚度对自振频率的影响第52页
        4.4.5 网格尺寸对自振频率的影响第52-53页
    4.5 结论第53-55页
第五章 工程应用第55-63页
    5.1 工程概况第55页
    5.2 结构选型与布置第55-58页
    5.3 结构计算与分析第58-61页
        5.3.1 荷载计算第58页
            5.3.1.1 恒载第58页
            5.3.1.2 活载第58页
            5.3.1.3 隔墙荷载第58页
        5.3.2 结构计算第58-61页
        5.3.3 结构分析第61页
    5.4 本章总结第61-63页
结论及展望第63-66页
    6.1 结论第63-64页
    6.2 有待深入完成的工作第64-66页
致谢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0页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论文第70-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四边底大跨度混凝土密肋折板网壳静动力性能分析
下一篇:DF房地产公司项目实施阶段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