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橡胶工业论文--热塑性弹性体论文

新型聚酰胺热塑性弹性体合成与性能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32页
    1.1 概述第14-15页
    1.2 国内外聚酰胺发展历史与现状第15-23页
        1.2.1 短碳链聚酰胺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第15-18页
        1.2.2 长碳链尼龙的发展历史和进展第18-23页
    1.3 国内外聚酰胺热塑性弹性体发展与现状第23-29页
        1.3.1 聚酰胺热塑性弹性体的内部结构研究第23页
        1.3.2 聚酰胺热塑性弹性体(TPAE)制备与加工第23-25页
        1.3.3 聚酰胺热塑性弹性体(TPAE)的工业应用第25-26页
        1.3.4 聚酰胺热塑性弹性体(TPAE)的研究现状第26-29页
    1.4 本课题的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第29-32页
        1.4.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29页
        1.4.2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29-30页
        1.4.3 本课题的创新点第30-32页
第二章 尼龙126及尼龙126/PTMG的合成第32-50页
    2.1 尼龙126的合成第32-42页
        2.1.1 实验部分第32-42页
        2.1.2 小结第42页
    2.2 尼龙126/PTMG的合成第42-49页
        2.2.1 实验部分第42-49页
        2.2.2 小结第49页
    2.3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三章 尼龙126及尼龙126/PTMG的聚合工艺条件研究第50-76页
    3.1 尼龙126盐溶液工艺条件探究第50-56页
        3.1.1 PA126成盐温度的确定第50-51页
        3.1.2 PA126盐溶液浓度的确定第51-53页
        3.1.3 PA126盐溶液PH值的确定第53-56页
        3.1.4 小结第56页
    3.2 尼龙126聚合工艺条件探究第56-62页
        3.2.1 PA126聚合泄压温度的确定第56-57页
        3.2.2 PA126预聚合停留时间的确定第57-58页
        3.2.3 PA126后聚合反应时间的确定第58-59页
        3.2.4 PA126后聚合温度的确定第59-60页
        3.2.5 PA126真空聚合反应时间的确定第60-61页
        3.2.6 小结第61-62页
    3.3 尼龙126/PTMG嵌段聚合工艺条件探究第62-74页
        3.3.1 PA126/PTMG聚合温度的确定第62-65页
        3.3.2 PA126/PTMG真空聚合时间的确定第65-67页
        3.3.3 PA126/PTMG反应催化剂用量的确定第67-69页
        3.3.4 硬段PA126的分子量对嵌段共聚的影响第69-71页
        3.3.5 PA126/PTMG投料配比的探索第71-73页
        3.3.6 小结第73-74页
    3.4 本章小结第74-76页
第四章 尼龙126各项性能的研究第76-102页
    4.1 尼龙126结晶与熔融行为研究第76-81页
        4.1.1 样品及仪器第76-77页
        4.1.2 实验步骤第77页
        4.1.3 结果与讨论第77-81页
        4.1.4 小结第81页
    4.2 尼龙126结晶动力学的研究第81-98页
        4.2.1 尼龙126的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第81-88页
        4.2.2 尼龙126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第88-97页
        4.2.3 小结第97-98页
    4.3 尼龙126物理机械性能的研究第98-100页
        4.3.1 实验部分第98-99页
        4.3.2 结果与讨论第99-100页
        4.3.3 小结第100页
    4.4 本章小结第100-102页
第五章 尼龙126/PTMG的各项性能研究第102-112页
    5.1 尼龙126/PTMG机械性能的研究第102-106页
        5.1.1 不同PA126/PTMG投料比对产品机械性能的影响第102-106页
        5.1.2 小结第106页
    5.2 尼龙126/PTMG结晶与熔融行为的研究第106-110页
        5.2.1 样品及仪器第106页
        5.2.2 实验步骤第106页
        5.2.3 结果与讨论第106-110页
        5.2.4 小结第110页
    5.3 本章小结第110-112页
第六章 结论第112-114页
参考文献第114-120页
致谢第120-122页
作者和导师简介第122-124页
附件第124-126页

论文共12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硫醇点击合成链中官能化溶聚丁苯及其炭黑增强橡胶性能研究
下一篇:废旧硅橡胶复合绝缘子胶粉改性及在三元乙丙橡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