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基于流体网格法的爆炸与冲击问题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32页
    1.1 爆炸与冲击问题的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 爆炸冲击数值模拟的作用和意义第14-15页
    1.3 爆炸冲击中数值模拟的研究背景和发展现状第15-29页
        1.3.1 动力学理论与实验研究第15-16页
        1.3.2 流体动力学方法与程序第16-21页
        1.3.3 VOF界面处理第21-26页
        1.3.4 Euler-Lagrange方法从二维到三维的发展第26-29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9-32页
第二章 基于AVOF的爆炸冲击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及程序实现第32-57页
    2.1 动力学模型第32-35页
        2.1.1 流体动力学的基本控制方程组第32-33页
        2.1.2 应力应变关系第33-35页
        2.1.3 Von-Mises屈服准则第35页
        2.1.4 熔化条件第35页
    2.2 数值计算思路构建第35-42页
        2.2.1 压力效应步第36-37页
        2.2.2 差分离散方法第37-39页
        2.2.3 速度计算第39-40页
        2.2.4 内能增量的计算第40-41页
        2.2.5 总内能增量的计算第41页
        2.2.6 偏应力的计算第41-42页
    2.3 3D-AVOF界面处理研究第42-49页
        2.3.1 损伤体积及损伤度计算第43页
        2.3.2 体积比的计算第43-44页
        2.3.3 网格分类及识别第44-45页
        2.3.4 速度计算第45-46页
        2.3.5 压力第46页
        2.3.6 输运体积第46页
        2.3.7 输运介质的优先次序第46-47页
        2.3.8 专家系统输运表第47页
        2.3.9 输运方法第47-49页
    2.4 计算程序第49-55页
    2.5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第三章 动能杆正侵彻与斜侵彻的数值模拟第57-87页
    3.1 侵彻理论第60-64页
        3.1.1 无量纲经验公式第60-62页
        3.1.2 Poncelet阻尼定理第62-63页
        3.1.3 侵彻公式第63-64页
    3.2 动能弹对半无限混凝土靶板侵彻的数值模拟第64-71页
        3.2.1 状态方程第67-69页
        3.2.2 数值模拟结果第69-71页
    3.3 金属杆高速正侵彻混凝土靶板的数值模拟第71-75页
        3.3.1 数值模拟第72-75页
    3.4 动能杆斜侵彻半无限靶板的数值模拟第75-82页
        3.4.1 Recht能量平衡理论第75-77页
        3.4.2 弹体的质量损失第77-78页
        3.4.3 动能杆斜侵彻混凝土靶板的数值模拟第78-82页
    3.5 铝飞片撞击岩石的三维数值模拟第82-86页
        3.5.1 铝飞片撞击岩石实验设计第82-84页
        3.5.2 铝飞片撞击岩石数值模拟第84-86页
    3.6 本章小结第86-87页
第四章 混凝土中爆炸与煤气爆炸数值模拟第87-102页
    4.1 状态方程第88-89页
    4.2 混凝土中不同深度球形装药爆炸的三维数值模拟第89-94页
    4.3 混凝土中不同深度的柱形装药爆炸的三维数值模拟第94-97页
    4.4 管道煤气爆炸数值模拟第97-100页
    4.5 本章小结第100-102页
第五章 混凝土裂纹的元胞自动机数值模拟第102-120页
    5.1 元胞自动机相关理论第103-107页
        5.1.1 元胞自动机第103-105页
        5.1.2 格子气动机第105-107页
    5.2 元胞自动机在混凝土裂纹扩展研究中的应用第107-109页
    5.3 元胞自动机模拟混凝土裂纹初探第109-118页
        5.3.1 材料的断裂第109-111页
        5.3.2 断裂现象的演化规则第111-118页
    5.4 本章小结第118-120页
第六章 结果及展望第120-125页
    6.1 研究结果与结论第120-122页
    6.2 本文主要创新点第122-123页
    6.3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第123-125页
致谢第125-126页
参考文献第126-135页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第135页

论文共1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E2蛋白的猪瘟病毒IFA检测方法建立及亚单位疫苗的初步研制
下一篇:基于声发射技术的锈蚀损伤分布及其对钢筋混凝土粘结性能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