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7-11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7-8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8-9页 |
1.3 理论工具及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1.3.1 理论工具 | 第9-10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1.4 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10-11页 |
2 新形势下加强郑州市产业工会建设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 第11-20页 |
2.1 运行现状 | 第11-12页 |
2.2 新形势下加强郑州市产业工会建设必要性 | 第12-14页 |
2.2.1 贯彻科学发展观对加强产业工会建设提出了新任务 | 第12-13页 |
2.2.2 产业结构和产业劳动关系的变化对加强产业工会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 第13页 |
2.2.3 维护产业职工利益对加强产业工会建设提出了新课题 | 第13-14页 |
2.2.4 公共管理体制改革对加强产业工会建设提出了新挑战 | 第14页 |
2.3 郑州市产业工会存在问题及问题成因 | 第14-17页 |
2.3.1 存在问题 | 第14-16页 |
2.3.2 问题根源 | 第16-17页 |
2.4 新形势下加强产业工会建设的可行性 | 第17-20页 |
2.4.1 产业工会工作逐步受到各级党政、工会组织的重视 | 第18页 |
2.4.2 产业工会组织利益相关者有变革发展的迫切要求 | 第18-19页 |
2.4.3 加强产业工会建设有法规政策支撑 | 第19-20页 |
3 国外产业工会建设经验借鉴 | 第20-27页 |
3.1 西方部分发达国家工会建设和运行经验 | 第20-25页 |
3.1.1 德国工会:产业集体谈判唱主角 | 第20-21页 |
3.1.2 瑞典工会:宏观参与、兴办实体彰显实力 | 第21-22页 |
3.1.3 英国工会:“专门组织员”和集体谈判技能的培训 | 第22-23页 |
3.1.4 美国工会:革新图振兴 | 第23-24页 |
3.1.5 澳大利亚工会:密切与会员、职工的联系 | 第24-25页 |
3.2 启示及借鉴 | 第25-27页 |
3.2.1 发挥工会的政治优势,强化工会组织的工作效能 | 第25-26页 |
3.2.2 推动建立平等协商和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完善工会维权机制 | 第26-27页 |
3.2.3 开展对外交流,增强创新活力和对外影响 | 第27页 |
4 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的产业工会体制 | 第27-41页 |
4.1 建立和完善产业工会组织体制的原则 | 第28-29页 |
4.1.1 坚持党的领导的原则 | 第28页 |
4.1.2 符合“同一国民经济部门”的原则 | 第28页 |
4.1.3 适应郑州产业结构布局和产业经济发展方向的原则 | 第28-29页 |
4.1.4 坚持“三转换”原则 | 第29页 |
4.2 建立和完善产业工会组织体制的途径 | 第29-36页 |
4.2.1 重新编制郑州产业工会组织体系 | 第29-32页 |
4.2.2 产业工会实行联合制、代表制 | 第32-33页 |
4.2.3 完善产业工会运行机制 | 第33-36页 |
4.3 加强产业工会维权机制建设 | 第36-39页 |
4.3.1 加强源头参与 | 第36-37页 |
4.3.2 积极参与国家和产业劳动标准的制定 | 第37-38页 |
4.3.3 积极探索建立行业(产业)性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 | 第38-39页 |
4.4 建设高素质的产业工会干部队伍 | 第39-40页 |
4.5 建立产业工会工作社会评估机制 | 第40-41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41-43页 |
附表1:郑州市市级产业工会基本情况统计表 | 第43-44页 |
附表2:国民经济三次产业分类 | 第44-48页 |
附表3:产业工会工作社会化评估标准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后记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