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广播、电视事业论文--编辑、写作和播送业务论文

《焦点访谈》的政治传播学分析

内容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9-10页
第一章 政治与政治传播概述第10-22页
    一、政治与政治传播的涵义第10-12页
        (一) 政治的涵义第10-12页
        (二) 政治传播的涵义第12页
    二、西方政治传播学发展历程的简单回顾第12-15页
    三、新时期我国政治传播学研究概略第15-16页
    四、政治传播学的相关理论——本文研究视角的确定第16-22页
        (一) 媒介与政治的关系理论第16-18页
        (二) 电视在政治传播中的议程设置理论第18-19页
        (三) 媒介的舆论监督作用研究第19-20页
        (四) 媒介的政治功能理论第20-22页
第二章 《焦点访谈》的发展及其政治语境分析第22-34页
    一、《焦点访谈》相关研究综述——大众化的语境分析第22-24页
    二、《焦点访谈》的创办背景——中国电视事业的发展与改革第24-27页
    三、《焦点访谈》的发展及其政治语境分析第27-34页
        (一) 改革浪潮推动下的电视改革试验田(1994年-1997年)第27-29页
        (二) 政治权力提升的电视媒介监督能力(1998年-1999年)第29-31页
        (三) 维护稳定促进政治文明的建构者(2000年至今)第31-34页
第三章 政治传播视角下的《焦点访谈》第34-53页
    一、《焦点访谈》栏目本身的政治传播学分析第34-46页
        (一) 《焦点访谈》的创办-政治权力对电视改革探索的鼓励与推广第34-35页
        (二) 《焦点访谈》的选题及话语置换-媒介对政治权力的服从与配合第35-39页
        (三) 《焦点访谈》的监督效果-政治权力对媒介调控功能的认同与支持第39-42页
        (四) 《焦点访谈》的政治影响力——媒介政治功能的典型例证第42-46页
            1、政治参与功能第42-44页
            2、政治沟通功能第44-45页
            3、政治控制功能第45-46页
    二、《焦点访谈》对地方焦点类电视栏目的影响分析第46-48页
        (一) 相同的背景、相近的选题成就曾经的共同辉煌第47-48页
        (二) 局限的选题范围、更多的制作掣肘导致不同的最终结局第48页
    三、《焦点访谈》与国外媒介政治传播功能的比较分析第48-53页
        (一) 不同的政治制度与相同的政治传播控制第49-50页
        (二) 《焦点访谈》与国外媒介的政治传播功能比较第50-53页
            1、所有制性质决定不同的政治信息处理方式第50-51页
            2、国情决定不同的政治传播内容第51页
            3、调控方式决定不同的创新力度第51-52页
            4、独立性决定不同的媒介使命认知第52-53页
结语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后记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郊区教育资源优化的探究--以上海市南汇区为例
下一篇:基于LABVIEW和AJAX远程监控配料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