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大学生热点教育研究

中文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序言第9-11页
一、关于“热点”与“大学生热点”的理论界定第11-20页
    (一) “热点”问题的提出第11-14页
        1.“热点”的含义第11页
        2.“热点”的一般特征第11-13页
        3.当前我国社会热点问题的特殊性第13-14页
    (二) 高等学校大学生热点教育的内涵第14-16页
        1.“大学生热点”的定义第14-15页
        2.“大学生热点”的特性第15页
        3.“大学生热点”产生的原因第15-16页
    (三) 高等学校常见的大学生热点问题透视第16-20页
        1.关于社会热点第17-18页
        2.关于校园热点第18-20页
二、高等学校大学生热点教育基本理论分析第20-26页
    (一) 大学生热点教育的内涵第20-22页
        1.什么是大学生热点教育第20-21页
        2.大学生热点教育的研究现状第21-22页
    (二) 高校大学生“热点”教育的特点第22-23页
        1.时效性特点第22页
        2.时代性特点第22-23页
        3.实践性特点第23页
        4.针对性特点第23页
    (三) 高校对大学生热点教育的意义分析第23-26页
        1.大学生热点教育的宏观背景分析第23-25页
        2.热点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第25页
        3.高校大学生热点教育的现实功能第25-26页
三、高校大学生热点教育中的“热点”选择第26-30页
    (一) 高校大学生热点教育选择的原则第26-29页
        1.围绕大学生的成才目标第26-28页
        2.围绕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需求第28-29页
        3.围绕近期影响较大的社会热点第29页
    (二) 热点选择的具体渠道和方法第29-30页
        1.广泛开展座谈和调查,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第29-30页
        2.及时利用校园BBS、论坛等网络媒体第30页
        3.收集课堂教学中学生关注的焦点和难点第30页
        4.建立信息员制度、发挥学生信息员的作用第30页
        5.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联系,促进家庭、学校、学生三者之间的互动第30页
四、高等学校大学生热点教育的途径及方法第30-44页
    (一) 大学生热点教育的着力点第30-33页
        1.摆事实,运用强大的事实来说服青年学生第30-31页
        2.讲道理,用科学的理论来武装青年学生第31-32页
        3.动之情,用典型宣传激发大学生的情感第32-33页
        4.导其行,在实践中升华大学生的行为第33页
    (二) 前导教育与大学生热点教育第33-36页
        1.热点教育的超前性第33-34页
        2.热点教育中的前导教育第34-36页
    (三) 大学生热点教育的基本途径第36-44页
        1.个人自我教育是大学生热点教育的原动力第36页
        2.家庭教育是大学生热点教育的情感纽带第36-37页
        3.学校教育是大学生热点教育的主渠道第37-44页
结语第44-45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45-47页
致谢第47-4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8-49页
附件二: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民事审级制度若干问题研究
下一篇:我国监听制度之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