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生物学论文--森林生态学论文--森林生态系统论文

退化灌木林植被恢复后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变化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7页
    1.1 引言第14-16页
        1.1.1 研究背景第14-15页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5-16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24页
        1.2.1 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第16-17页
        1.2.2 中国人工林生态系统第17-20页
        1.2.3 土壤活性有机碳第20-24页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第24-25页
        1.3.1 研究目标第24-25页
        1.3.2 主要研究内容第25页
    1.4 技术路线第25-27页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第27-31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27-28页
    2.2 研究方法第28-31页
        2.2.1 样地设置及土壤样品采集第28-29页
        2.2.2 计算方法及样品测定第29-30页
        2.2.3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30-31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31-47页
    3.1 树种组成对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第31-34页
        3.1.1 不同类型林分植被有机碳储量的比较第31-32页
        3.1.2 不同类型林分土壤有机碳储量的比较第32页
        3.1.3 不同类型林分生态系统总碳储量的比较第32-33页
        3.1.4 小结第33-34页
    3.2 树种组成对人工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的影响第34-39页
        3.2.1 不同类型林分土壤总有机碳含量的比较第34页
        3.2.2 不同类型林分土壤活性有机碳各组分含量的比较第34-36页
        3.2.3 不同类型林分土壤活性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分析第36页
        3.2.4 不同类型林分土壤活性有机碳与总有机碳的相关性分析第36-37页
        3.2.5 不同类型林分土壤有机碳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分析第37-38页
        3.2.6 小结第38-39页
    3.3 林龄对木荷-青冈栎混交林幼林碳储量的影响第39-41页
        3.3.1 不同林龄林分植被有机碳储量的比较第39页
        3.3.2 不同林龄林分土壤有机碳储量的比较第39-40页
        3.3.3 不同林龄林分生态系统总碳储量的比较第40-41页
        3.3.4 小结第41页
    3.4 林龄对木荷-青冈栎混交林幼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的影响第41-47页
        3.4.1 不同林龄林分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比较第41-42页
        3.4.2 不同林龄林分土壤活性有机碳各组分含量的比较第42-43页
        3.4.3 不同林龄林分土壤活性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分析第43-44页
        3.4.4 不同林龄林分土壤活性有机碳与总有机碳的相关性分析第44页
        3.4.5 不同林龄林分土壤有机碳与土壤养分相关性分析第44-46页
        3.4.6 小结第46-47页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第47-58页
    4.1 树种组成对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第47-49页
    4.2 树种组成对人工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的影响第49-52页
    4.3 林龄对木荷-青冈栎混交林幼林碳储量的影响第52-54页
    4.4 林龄对木荷-青冈栎混交林幼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的影响第54-58页
参考文献第58-71页
在读期间学术研究第71-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中国民事主体制度的重构
下一篇:专利侵权诉讼举证责任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