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9页 |
第一章 绪 论 | 第9-22页 |
1.1 前言 | 第9页 |
1.2 石墨层间化合物及其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9-11页 |
1.3 石墨及GIC导电的微观机制 | 第11-13页 |
1.4 影响GIC电导率的因素 | 第13-19页 |
1.5 高电导率GIC的应用 | 第19-20页 |
1.6 选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实验研究方法 | 第22-27页 |
2.1 原料与试剂 | 第22页 |
2.2 实验设备 | 第22-23页 |
2.3 试样制备方法 | 第23-24页 |
2.4 阶结构的确定 | 第24-25页 |
2.5 电导率的测定 | 第25-26页 |
2.6 表面形貌观察和元素分布分析 | 第26页 |
2.7 X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 第26-27页 |
第三章 插层反应温度对产物阶结构及导电性能的影响 | 第27-40页 |
3.1 实验方法 | 第27页 |
3.2 FeCl_3-AlCl_3-GIC的阶结构随插层反应温度的变化 | 第27-28页 |
3.3 CFIC的电导率随插层反应温度的变化 | 第28-29页 |
3.4 FeCl_3-AlCl_3-GIC的表面形貌与元素分布 | 第29-32页 |
3.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2-3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保温时间对产物阶结构和导电性能的影响 | 第40-53页 |
4.1 实验方法 | 第40页 |
4.2 FeCl_3-AlCl_3-GIC的阶结构随保温时间的变化 | 第40-41页 |
4.3 CFIC的电导率随保温时间的变化 | 第41页 |
4.4 FeCl_3-AlCl_3-GIC的表面形貌与元素分布 | 第41-49页 |
4.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9-5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碳与金属氯化物的摩尔比和质量倍数对产物结构和导电性的影响 | 第53-61页 |
5.1 实验方法 | 第53页 |
5.2 碳与金属氯化物的摩尔比对产物结构和导电性的影响 | 第53-58页 |
5.3 反应物的质量倍数对产物结构和导电性的影响 | 第58-6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六章 FeCl_3-AlCl_3-GIC中各元素的状态及插层机理分析 | 第61-69页 |
6.1 FeCl_3-AlCl_3-GIC中C原子的存在状态 | 第61-63页 |
6.2 FeCl_3-AlCl_3-GIC中Cl原子的存在状态 | 第63页 |
6.3 FeCl_3-AlCl_3-GIC中Fe原子的存在状态 | 第63-66页 |
6.4 FeCl_3-AlCl_3-GIC中Al原子的存在形式 | 第66-67页 |
6.5 FeCl_3和AlCl_3在石墨中的插层机理分析 | 第67-68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七章 FeCl_3-AlCl_3-GIC的稳定性 | 第69-76页 |
7.1 在常温空气中的稳定性 | 第69-71页 |
7.2 在湿热空气中的稳定性 | 第71页 |
7.3 在浓HCl中的稳定性 | 第71-72页 |
7.4 在浓NaOH溶液中的稳定性 | 第72-73页 |
7.5 在CCl_4中的稳定性 | 第73-75页 |
7.6 长期通电状态下CFIC的电导稳定性 | 第75页 |
7.7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八章 结 论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
致 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