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5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非营利组织薪酬激励的理论基础 | 第17-23页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2.1.1 非营利组织概念及其特征 | 第17页 |
2.1.2 薪酬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17-18页 |
2.2 高校的非营利组织属性认识 | 第18-19页 |
2.2.1 高校具有非营利性特征 | 第18页 |
2.2.2 高校具有非政府性特征 | 第18-19页 |
2.2.3 高校的公益性 | 第19页 |
2.3 非营利组织中薪酬激励的理论 | 第19-20页 |
2.3.1 心理学视角的期望理论 | 第19页 |
2.3.2 管理学视角的公平理论 | 第19-20页 |
2.4 非营利组织视野下高校教师的职业特征与需求 | 第20-23页 |
2.4.1 职业特征 | 第20-21页 |
2.4.2 高校教师的职业需求 | 第21-23页 |
第三章 贵州师范大学薪酬激励机制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 第23-35页 |
3.1 贵州师范大学概况 | 第23页 |
3.2 贵州师范大学教师队伍基本情况 | 第23页 |
3.3 贵州师范大学激励机制的基本概况 | 第23-26页 |
3.3.1 学校人事制度的改革 | 第23-25页 |
3.3.2 学校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 | 第25-26页 |
3.3.3 贵州师范大学人事制度和薪酬体系改革的影响 | 第26页 |
3.4 贵州师范大学教师薪酬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26-31页 |
3.4.1 问卷的设计与调查对象抽样 | 第27-28页 |
3.4.2 贵州师范大学教师薪酬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28-31页 |
3.5 贵州师范大学教师薪酬激励机制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31-35页 |
3.5.1 外部原因 | 第32页 |
3.5.2 内部原因 | 第32-35页 |
第四章 完善高校教师薪酬激励机制的对策与建议 | 第35-41页 |
4.1 建立健全高校教师薪酬宏观激励机制 | 第35-37页 |
4.1.1 扩大高校教师薪酬的自主权利 | 第35页 |
4.1.2 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与职业荣誉感 | 第35-36页 |
4.1.3 提高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 | 第36-37页 |
4.2 科学设计高校教师薪酬微观激励机制 | 第37-41页 |
4.2.1 建立科学的教师薪酬激励制度 | 第37-38页 |
4.2.2 建立教师薪酬的分类激励模式 | 第38-39页 |
4.2.3 完善高校教师薪酬的间接激励机制 | 第39-41页 |
结束语 | 第41-45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1-42页 |
5.1.1 立足市场,提高高校教师薪酬满意度 | 第41页 |
5.1.2 结合高校实际,建立健全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 | 第41-42页 |
5.1.3 引导教师正视高校的薪酬水平 | 第42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42-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附录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3页 |
作者简历 | 第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