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引言 | 第11-12页 |
1.2 聚乳酸简介 | 第12-15页 |
1.2.1 聚乳酸的合成及性能 | 第12-13页 |
1.2.2 聚乳酸阻隔性的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1.3 层层自组装技术介绍 | 第15-17页 |
1.4 氧化石墨烯相关研究 | 第17-20页 |
1.4.1 氧化石墨烯概述 | 第17-18页 |
1.4.2 氧化石墨烯的结构和性质 | 第18页 |
1.4.3 氧化石墨烯的研究应用 | 第18-20页 |
1.5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第20-22页 |
1.5.1 研究意义 | 第20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氧化石墨烯/聚乙烯醇层层自组装聚乳酸薄膜的制备与性能 | 第22-45页 |
2.1 引言 | 第22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2-29页 |
2.2.1 实验材料及设备清单 | 第22-23页 |
2.2.2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第23-25页 |
2.2.3 聚乳酸薄膜预处理 | 第25页 |
2.2.4 (GO/PVA)n PLA薄膜的制备 | 第25-26页 |
2.2.5 测试与表征 | 第26-29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29-43页 |
2.4.1 氧化石墨烯表征 | 第29-32页 |
2.4.1.1 FT-IR分析 | 第29-30页 |
2.4.1.2 XRD分析 | 第30-31页 |
2.4.1.3 TEM表征 | 第31-32页 |
2.4.1.4 AFM表征 | 第32页 |
2.4.2 (GO/PVA)n PLA薄膜的表征测试 | 第32-36页 |
2.4.2.1 (GO/PVA)n PLA薄膜接触角 | 第32-33页 |
2.4.2.2 (GO/PVA)n PLA薄膜AFM | 第33-35页 |
2.4.2.3 (GO/PVA)n PLA薄膜组装过程追踪 | 第35-36页 |
2.4.2.4 (GO/PVA)n PLA薄膜断面FESEM | 第36页 |
2.4.3 (GO/PVA)n PLA薄膜的性能测试 | 第36-43页 |
2.4.3.1 (GO/PVA)n PLA薄膜阻隔性能 | 第36-40页 |
2.3.3.2 (GO/PVA)n PLA薄膜热重分析 | 第40-41页 |
2.4.3.3 (GO/PVA)n PLA薄膜透光性能 | 第41-42页 |
2.4.3.4 (GO/PVA)n PLA薄膜力学性能 | 第42-4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三章 表面改性层层自组装复合聚乳酸薄膜的制备与性能 | 第45-58页 |
3.1 引言 | 第45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5-48页 |
3.2.1 主要实验试剂及仪器清单 | 第45-46页 |
3.2.2 改性(GO/PVA)nPLA薄膜的制备 | 第46-47页 |
3.2.3 测试与表征 | 第47-48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8-57页 |
3.3.1 (GO/PVA)n PLA薄膜改性后表征测试 | 第48-52页 |
3.3.1.1 FT-IR | 第48-49页 |
3.3.1.2 接触角 | 第49-50页 |
3.3.1.3 原子力显微镜 | 第50-51页 |
3.3.1.4 热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51-52页 |
3.3.2 (GO/PVA)n PLA薄膜改性后性能测试 | 第52-57页 |
3.3.2.1 (GO/PVA)n PLA薄膜改性后阻隔性能 | 第52-53页 |
3.3.2.2 热重分析 | 第53-55页 |
3.3.2.3 透光性能 | 第55页 |
3.3.2.4 力学性能 | 第55-5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4.1 结论 | 第58-59页 |
4.2 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