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问题的提出 | 第11-15页 |
1.2.1 我国企业创新搜索活动和自主创新能力及存在的问题 | 第11-13页 |
1.2.2 现有研究的不足 | 第13-15页 |
1.2.3 本研究的主要问题和内容 | 第15页 |
1.3 相关概念界定与说明 | 第15-17页 |
1.3.1 企业技术搜索行为 | 第15-17页 |
1.3.2 自主创新能力 | 第17页 |
1.4 研究框架、章节安排和研究方法 | 第17-20页 |
1.4.1 研究框架与章节安排 | 第17-19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0-22页 |
2 文献综述与概念拓展 | 第22-40页 |
2.1 企业搜索理论研究综述 | 第22-30页 |
2.1.1 企业创新搜索概念的演化 | 第22-24页 |
2.1.2 企业创新搜索的分类模型研究评述 | 第24-26页 |
2.1.3 技术搜索的概念和功能定位 | 第26-27页 |
2.1.4 技术搜索类型的划分 | 第27-30页 |
2.2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相关研究述评 | 第30-35页 |
2.2.1 自主创新能力的概念 | 第30-31页 |
2.2.2 自主创新能力的分类 | 第31-33页 |
2.2.3 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的动阻力因素相关研究述评 | 第33-35页 |
2.3 企业技术搜索行为与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关系研究综述 | 第35-3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7-40页 |
3 企业技术搜索行为对自主创新能力影响机制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 第40-48页 |
3.1 研究设计 | 第40-41页 |
3.1.1 理论研究和理论预设 | 第40-41页 |
3.1.2 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 | 第41页 |
3.2 华为案例分析 | 第41-44页 |
3.2.1 华为简介 | 第41-42页 |
3.2.2 华为技术搜索行为 | 第42-43页 |
3.2.3 华为自主创新能力 | 第43-44页 |
3.3 初始命题的提出 | 第44-46页 |
3.3.1 华为的超前技术搜索行为和自主创新能力 | 第44页 |
3.3.2 华为的新兴科学技术搜索行为和自主创新能力 | 第44-45页 |
3.3.3 华为的新兴经验技术搜索行为和自主创新能力 | 第45-46页 |
3.3.4 华为的成熟技术搜索行为和自主创新能力 | 第4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4 企业技术搜索行为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理论模型 | 第48-58页 |
4.1 企业技术搜索行为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理论假设 | 第48-55页 |
4.1.1 搜索超前技术与自主创新能力 | 第48-50页 |
4.1.2 搜索新兴科学技术与自主技术创新能力 | 第50-51页 |
4.1.3 搜索新兴经验技术与自主技术创新能力 | 第51-52页 |
4.1.4 搜索成熟技术与自主技术创新能力 | 第52-54页 |
4.1.5 搜索新兴科学技术和经验技术对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的协同作用 | 第54-55页 |
4.2 企业技术搜索行为对自主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概念模型 | 第55-56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5 企业技术搜索行为对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影响机制的研究方法论 | 第58-76页 |
5.1 问卷设计 | 第58-59页 |
5.1.1 问卷设计流程 | 第58页 |
5.1.2 问卷的基本内容 | 第58-59页 |
5.2 变量的测度 | 第59-65页 |
5.2.1 技术搜索行为的测度 | 第59-62页 |
5.2.2 自主创新能力的测度 | 第62-65页 |
5.2.3 控制变量的测度 | 第65页 |
5.3 问卷的小样本测试 | 第65-72页 |
5.3.1 小样本测试方法 | 第65-66页 |
5.3.2 小样本的数据分析 | 第66-72页 |
5.4 大样本的数据收集 | 第72-73页 |
5.5 大样本数据描述统计 | 第73-74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6 企业技术搜索行为对自主创新能力影响机制的实证分析 | 第76-92页 |
6.1 效度和信度检验 | 第76-79页 |
6.1.1 技术搜索行为的效度和信度分析 | 第76-77页 |
6.1.2 自主创新能力的效度和信度分析 | 第77-79页 |
6.2 相关分析 | 第79-80页 |
6.3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第80-82页 |
6.4 搜索新兴科学和经验技术对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协同作用的实证分析 | 第82-89页 |
6.4.1 搜索新兴科学和经验技术对企业高级自主创新能力协同作用的实证分析 | 第83-85页 |
6.4.2 搜索新兴科学和经验技术对企业中级自主创新能力协同作用的实证分析 | 第85-87页 |
6.4.3 搜索新兴科学和经验技术对企业基本自主创新能力协同作用的实证分析 | 第87-89页 |
6.5 进一步分析与讨论 | 第89-92页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92-98页 |
7.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92-93页 |
7.2 本研究的理论贡献及实际意义 | 第93-96页 |
7.2.1 理论贡献 | 第93-95页 |
7.2.2 本研究对企业创新搜索实践的启示 | 第95-96页 |
7.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第96-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8页 |
附录 调查问卷 | 第108-112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12-114页 |
致谢 | 第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