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1.2 低频振荡 | 第10-11页 |
1.2.1 定义及分类 | 第10-11页 |
1.2.2 低频振荡的产生机理 | 第11页 |
1.3 研究方法及现状 | 第11-17页 |
1.3.1 线性理论分析方法 | 第11-13页 |
1.3.2 非线性理论分析方法 | 第13-17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2章 Prony法低频振荡辨识 | 第18-31页 |
2.1 引言 | 第18页 |
2.2 Prony算法的作用机理 | 第18-19页 |
2.3 Prony法的类别 | 第19-26页 |
2.3.1 基本Prony方法 | 第19-20页 |
2.3.2 扩展Prony方法 | 第20-25页 |
2.3.3 迭代Prony算法 | 第25-26页 |
2.4 Prony算法与傅氏变换算法的比较 | 第26-27页 |
2.5 衡量拟合程度的指标 | 第27-28页 |
2.6 Prony算法的参数选择 | 第28-29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3章 基于法方程形式求取特征方程系数的计算方法 | 第31-47页 |
3.1 引言 | 第31页 |
3.2 求取特征方程系数的传统计算方法 | 第31-35页 |
3.3 残差迭代计算方法 | 第35-40页 |
3.3.1 迭代求解特征方程系数 | 第35-37页 |
3.3.2 残差迭代Prony法具体步骤 | 第37-40页 |
3.4 算例分析 | 第40-46页 |
3.4.1 含快速衰减分量的信号 | 第40-44页 |
3.4.2 不含快速衰减分量的信号 | 第44-4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迭代吉文斯变换法求解特征方程系数 | 第47-56页 |
4.1 引言 | 第47页 |
4.2 吉文斯变换原理 | 第47-49页 |
4.3 吉文斯变换应用于Prony法中的作用原理 | 第49-50页 |
4.4 吉文斯迭代 | 第50-51页 |
4.5 算例分析 | 第51-55页 |
4.5.1 吉文斯变换方法和残差迭代法的计算结果比较 | 第51-53页 |
4.5.2 吉文斯变换方法和吉文斯迭代方法的计算结果比较 | 第53-5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研究生履历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