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大气科学(气象学)论文--气象基本要素、大气现象论文--大气现象论文--大气电现象(大气电学)论文

雷暴中的特殊放电现象--袖珍云闪(CID)特征分析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引言第9-20页
   ·CID 概述第9-18页
     ·CID 的发现第9-10页
     ·CID 的命名第10-11页
     ·CID 研究进展第11-17页
       ·CID 与雷暴的关系第11-13页
       ·卫星对CID 的观测第13-14页
       ·CID 放电参量的估算第14-16页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第16-17页
     ·CID 研究的热点问题第17-18页
   ·本文主要内容第18-19页
   ·研究意义第19-20页
第二章 实验布局和数据采集第20-29页
   ·VLF/LF 多站闪电探测系统第20-24页
     ·传感器第20-21页
     ·触发系统与数据采集系统第21-22页
     ·TOA 定位方法第22-23页
     ·放电类型识别第23-24页
   ·野外实验第24-29页
     ·2007 年广州从化野外实验第24-25页
     ·2010 年重庆野外实验第25-26页
     ·数据情况介绍第26-29页
第三章 CID 波形特征第29-38页
   ·CID 脉冲峰值特征第30-31页
   ·CID 孤立性特征第31-34页
   ·CID 的电离层反射脉冲波形特征第34-38页
     ·电离层反射形成机制第34-36页
     ·反射脉冲峰值变化特征第36页
     ·反射脉冲到达时间变化特征第36-38页
第四章 CID 放电高度特征第38-47页
   ·利用电离层反射计算CID 三维位置及电离层高度第38-39页
   ·计算结果第39-42页
   ·利用电离层反射对CID 三维定位第42-43页
   ·误差讨论第43-44页
   ·CID 放电高度分布第44-47页
第五章 CID 与雷暴的关系第47-59页
   ·CID 频数与雷暴强度的关系第47-50页
     ·分析方法第47-48页
     ·分析结果第48-50页
   ·+CID、–CID 比较第50-53页
     ·+CID 与–CID 比例第50-52页
     ·聚集性特征比较第52-53页
   ·产生大量–CID 的雷暴个例第53-57页
   ·CID 放电高度的变化第57-59页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第59-65页
   ·结论与讨论第59-61页
   ·相关研究展望第61-63页
   ·创新点第63-64页
   ·不足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0页
致谢第70-72页
个人简介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雷暴雷达回波特征与闪电活动的相关关系
下一篇:大气气溶胶的光学特性及其在辐射传输模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