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特殊分区规划论文

基于城市文脉的城市滨水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1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1 中国城市建设及城市化进程现状第9页
        1.1.2 城市滨水区公共空间景观设计面临的问题第9-10页
        1.1.3 城市文脉的保护第10页
        1.1.4 城市生活和城市形象塑造的需要第10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0-11页
        1.2.1 研究目的第10-11页
        1.2.2 研究意义第11页
    1.3 研究方法第11页
2 文献综述第11-18页
    2.1 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第11-15页
        2.1.1 城市滨水区的概念第11-12页
        2.1.2 城市滨水区的分类第12页
        2.1.3 公共空间的概念第12页
        2.1.4 公共空间的分类第12-13页
        2.1.5 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的概念第13页
        2.1.6 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的特征第13-14页
        2.1.7 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的发展概况第14-15页
    2.2 城市文脉第15-18页
        2.2.1 文脉的概念第15-16页
        2.2.2 城市文脉的提出第16页
        2.2.3 城市文脉的内涵第16-17页
        2.2.4 城市文脉的构成要素第17-18页
3 基于城市文脉的城市滨水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理论体系构建第18-26页
    3.1 城市文脉的解析第18页
    3.2 城市文脉的提取第18-22页
        3.2.1 显性要素的提取第19-21页
        3.2.2 隐性要素的提取第21-22页
    3.3 城市滨水公共空间景观结构的构建第22-26页
        3.3.1 空间结构的构建第22-24页
        3.3.2 时间结构的构建第24-26页
4 国内外城市滨水公共空间景观规划设计案例分析第26-33页
    4.1 美国巴尔的摩港规划第26-28页
        4.1.1 项目背景第26页
        4.1.2 规划理念第26页
        4.1.3 规划内容第26-28页
    4.2 迁安市三里河(市区段)景观设计第28-30页
        4.2.1 项目背景第28页
        4.2.2 设计理念第28页
        4.2.3 设计内容第28-30页
    4.3 成都府南河整治工程规划第30-32页
        4.3.1 项目背景第30-31页
        4.3.2 规划理念第31页
        4.3.3 规划内容第31-32页
    4.4 案例评价与启示第32-33页
        4.4.1 建立城市绿廊和绿色开放空间网络第32-33页
        4.4.2 增加公共性和改善城市小气候第33页
        4.4.3 生态修复与文脉保护并重第33页
5 实例研究——宜宾市老城区滨江路景观设计第33-46页
    5.1 项目背景第33-34页
    5.2 设计原则与目标第34-35页
        5.2.1 设计原则第34-35页
        5.2.2 设计目标第35页
    5.3 宜宾市文脉提取第35-40页
        5.3.1 显性要素提取第35-39页
        5.3.2 隐性要素提取第39-40页
    5.4 景观时空结构的构建第40-44页
        5.4.1 空间结构的构建第40-43页
        5.4.2 时间结构的构建第43-44页
    5.5 分区景观设计第44-46页
        5.5.1 亲水体验区第44-45页
        5.5.2 娱乐活动区第45页
        5.5.3 观赏游览区第45-46页
        5.5.4 生态休闲区第46页
6 结语第46-49页
    6.1 结论第46-47页
    6.2 不足与展望第47-49页
致谢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附图第52-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成都市金堂县失地农民安置小区户外公共空间环境人性化设计现状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川西南柳杉人工林径向生长与气候因子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