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导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故意伤害罪概述 | 第10-15页 |
第一节 故意伤害罪的概念及法益 | 第10-11页 |
一、故意伤害罪的概念 | 第10页 |
二、故意伤害罪的法益 | 第10-11页 |
第二节 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 | 第11-15页 |
一、故意伤害罪的客体 | 第11-12页 |
二、故意伤害罪的客观方面 | 第12-13页 |
三、故意伤害罪的主体 | 第13-14页 |
四、故意伤害罪的主观方面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故意伤害罪与其它犯罪的界限 | 第15-18页 |
第一节 故意伤害罪与故意杀人罪的界限 | 第15-16页 |
一、故意伤害罪与故意杀人罪的概念及特征的区别 | 第15页 |
二、故意伤害罪与故意杀人罪的界定 | 第15-16页 |
第二节 故意伤害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重伤罪的区别 | 第16-18页 |
一、故意伤害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区别 | 第16-17页 |
二、故意伤害罪(致人重伤)与过失致人重伤罪的区别 | 第17-18页 |
第三章 故意伤害罪的转化犯 | 第18-23页 |
第一节 转化犯的概念及特征 | 第18页 |
第二节 非法拘禁罪转化的故意伤害罪 | 第18-19页 |
第三节 刑讯逼供罪转化的故意伤害罪 | 第19-20页 |
第四节 虐待被监管人罪转化的故意伤害罪 | 第20-21页 |
第五节 聚众斗殴罪转化的故意伤害罪 | 第21-23页 |
第四章 故意伤害案中人体损伤程度的法医学鉴定 | 第23-32页 |
第一节 人体损伤程度分类 | 第23-25页 |
一、重伤的概念 | 第23-24页 |
二、轻伤的概念 | 第24页 |
三、轻微伤的概念 | 第24页 |
四、人体损伤程度的等级 | 第24-25页 |
第二节 伤情鉴定的程序 | 第25-26页 |
第三节 伤情鉴定的原则 | 第26-27页 |
一、实事求是原则 | 第26页 |
二、类推性原则 | 第26-27页 |
三、相加、晋级、降级原则 | 第27页 |
第四节 伤情鉴定的效力 | 第27-28页 |
第五节 伤情鉴定所需时间与办案期限之间的冲突 | 第28-32页 |
第五章 故意伤害案件与《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的司法实践 | 第32-42页 |
第一节 新《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的司法实践 | 第32-35页 |
一、新《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的适用 | 第32-33页 |
二、司法实践中适用《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存在的问题 | 第33-34页 |
三、司法实践中适用《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的建议 | 第34-35页 |
第二节 故意伤害案件中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意见的审查 | 第35-38页 |
一、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意见审查的必要性 | 第35-36页 |
二、司法实践中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意见的审查 | 第36-38页 |
第三节 司法实践中“多头鉴定、重复鉴定”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 第38-42页 |
一、司法实践中故意伤害案件“多头鉴定、重复鉴定”的原因 | 第38-39页 |
二、解决故意伤害案件“多头鉴定、重复鉴定”的对策 | 第39-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