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3-31页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13-20页 |
一、中职生职业认知研究有利于提高毕业生职业素质 | 第13-14页 |
二、中职生职业认知研究有利于缓解就业难和用工荒的矛盾 | 第14-18页 |
三、中职生职业认知研究是职业指导的需要 | 第18-20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20页 |
二、实践意义 | 第20-21页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1-29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21-26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26-29页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9-31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29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29-31页 |
第二章 中职生职业认知概述 | 第31-37页 |
第一节 职业认知的概念及特征 | 第31-33页 |
一、职业认知的概念 | 第31-32页 |
二、职业认知的基本特征 | 第32-33页 |
第二节 职业认知的结构 | 第33-34页 |
第三节 职业认知的重要性 | 第34-37页 |
一、职业认知是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要求 | 第34-35页 |
二、职业认知是中职生形成职业价值观的基础 | 第35-36页 |
三、职业认知有助于增强中职生的自我效能感 | 第36-37页 |
第三章 中职生职业认知现状调查 | 第37-52页 |
第一节 调查设计与实施 | 第37-42页 |
一、调查目的 | 第37页 |
二、调查对象 | 第37-38页 |
三、调查工具 | 第38-39页 |
四、实施步骤及问卷质量控制 | 第39-42页 |
第二节 调查数据分析 | 第42-49页 |
一、调查对象的一般特征 | 第42-43页 |
二、中职生职业认知状况的总体描述 | 第43-45页 |
三、中职生职业认知的差异性分析 | 第45-49页 |
第三节 中职生职业认知存在的问题 | 第49-52页 |
一、专业认知不足 | 第49页 |
二、职业意识模糊 | 第49-50页 |
三、自我认知欠缺 | 第50-51页 |
四、职业规划能力较弱 | 第51-52页 |
第四章 中职生职业认知现状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52-57页 |
第一节 影响职业认知水平的外部环境因素 | 第52-54页 |
一、传统观念影响中职生认知职业的兴趣 | 第52页 |
二、社会对职校生不合理的评价影响自我认知水平的提高 | 第52-53页 |
三、社会变革影响了中职生职业认知水平的提升 | 第53-54页 |
第二节 影响职业认知水平的学校培养因素 | 第54-55页 |
一、国家教育体制不完善 | 第54页 |
二、学校课程设置不合理 | 第54-55页 |
第三节 影响职业认知水平的学生自身因素 | 第55-57页 |
一、学生职业期望偏高,受挫能力不强 | 第55-56页 |
二、职业选择功利化,职业规划不清晰 | 第56-57页 |
第五章 中职生职业认知培养优化策略 | 第57-66页 |
第一节 政府层面 | 第57-61页 |
一、政府引导,提高职业教育社会支持度 | 第57-59页 |
二、政府搭台,推进校企合作 | 第59-60页 |
三、拓宽投资渠道,完善投资机制 | 第60-61页 |
第二节 学校层面 | 第61-63页 |
一、以职业行为为依据,确定专业培养目标 | 第61页 |
二、以生产任务为载体,实现项目驱动教学 | 第61-62页 |
三、以岗位工作过程为基准,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 第62页 |
四、就业教育三年不断线,培养学生职业认知能力 | 第62-63页 |
第三节 学生个人层面 | 第63-66页 |
一、提高自我评价能力 | 第63-64页 |
二、熟悉专业相关知识 | 第64页 |
三、增强职业规划能力 | 第64页 |
四、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 第64-66页 |
结语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附录一 | 第72-73页 |
附录二 | 第73-75页 |
附录三 | 第75-77页 |
附录四 | 第77-78页 |
后记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