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冶金工业论文--炼钢论文--铸锭论文--连续铸钢、近终形铸造论文

不锈钢连铸电磁搅拌下流动和凝固行为的模拟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24页
    1.1 连铸技术的现状及发展第12-15页
        1.1.1 连铸技术的现状第12-14页
        1.1.2 连铸技术的发展第14-15页
    1.2 连铸坯典型质量缺陷第15-16页
    1.3 连铸电磁搅拌技术第16-19页
        1.3.1 连铸电磁搅拌的原理第16-18页
        1.3.2 连铸电磁搅拌的作用第18-19页
    1.4 不锈钢连铸技术第19-21页
        1.4.1 不锈钢的分类第19-20页
        1.4.2 不锈钢连铸的技术特点第20页
        1.4.3 电磁搅拌对不锈钢连铸坯质量的影响第20-21页
    1.5 数值模拟技术在连铸上的应用第21-22页
    1.6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第22-24页
        1.6.1 本文的研究目的第22页
        1.6.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2-24页
第2章 数学模型的建立第24-38页
    2.1 电磁场分析的基本方程第24-26页
        2.1.1 麦克斯韦方程组第24页
        2.1.2 电磁场的计算第24-26页
    2.2 钢渣界面流动数学模型第26-29页
        2.2.1 假设条件第26页
        2.2.2 连续性方程第26-27页
        2.2.3 动量方程第27页
        2.2.4 湍流模型第27-28页
        2.2.5 VOF模型第28页
        2.2.6 边界条件第28-29页
    2.3 钢液流动凝固数学模型第29-31页
        2.3.1 建立模型的条件第29页
        2.3.2 连续性方程第29页
        2.3.3 动量方程第29页
        2.3.4 能量方程第29-30页
        2.3.5 湍流模型第30页
        2.3.6 液相体积分数第30-31页
        2.3.7 两相区的处理第31页
    2.4 几何模型第31-33页
    2.5 模拟计算参数的确定第33-34页
        2.5.1 固相线和液相线温度第33页
        2.5.2 模拟钢种的成分第33-34页
        2.5.3 钢液的热物性参数第34页
    2.6 流动凝固计算边界条件第34-38页
        2.6.1 入口第34页
        2.6.2 出口第34页
        2.6.3 壁面第34-38页
第3章 组合电磁搅拌器电磁特性分析第38-50页
    3.1 实际结晶器电磁搅拌器和末端搅拌器电磁特性第38-43页
        3.1.1 实测电流下M-EMS的电磁特性第38-40页
        3.1.2 实测电流下F-EMS的电磁特性第40-43页
    3.2 电流强度对搅拌器电磁特性的影响第43-50页
        3.2.1 电流强度对M-EMS电磁特性的影响第43-46页
        3.2.2 电流强度对F-EMS电磁特性的影响第46-50页
第4章 电磁搅拌结晶器内的液面行为第50-68页
    4.1 搅拌强度对液面行为的影响第50-53页
    4.2 搅拌位置对液面行为的影响第53-56页
    4.3 铸坯形状对液面行为的影响第56-58页
    4.4 搅拌方式对液面行为的影响第58-63页
    4.5 电磁搅拌对钢液流动及水口侵蚀的影响第63-68页
第5章 电磁搅拌对不锈钢连铸过程流动凝固行为的影响第68-88页
    5.1 连铸过程钢液流动凝固行为第68-73页
    5.2 电磁搅拌对铸坯凝固过程的影响第73-81页
        5.2.1 结晶器电磁搅拌对铸坯凝固过程的影响第73-76页
        5.2.2 结晶器和凝固末端电磁搅拌对铸坯凝固过程的影响第76-81页
    5.3 拉速对铸坯凝固过程的影响第81-84页
    5.4 过热度对铸坯凝固过程的影响第84-88页
第6章 结论第88-90页
参考文献第90-94页
致谢第94-96页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成果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Na3AlF6-Al2O3-AlF3-KF-LiF体系铝溶解损失的研究
下一篇:2系铝锂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