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基于地理设计理念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空间量化分析初探--以皇甫川工业园区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导论第10-23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1 GIS空间分析技术在城市规划中应用的现实背景第10页
        1.1.2 地理设计理论产生与发展的趋势背景第10-11页
        1.1.3 皇甫川工业园区规划中的难点亟待解决第11页
    1.2 相关概念第11-14页
        1.2.1 地理设计第11-12页
        1.2.2 地理设计应用框架第12页
        1.2.3 基于GIS的空间量化分析第12页
        1.2.4 控制性详细规划第12-13页
        1.2.5 千层饼模式第13页
        1.2.6 生态敏感性第13-14页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4-18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6-18页
        1.3.3 国内外研究总结第18页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8-19页
        1.4.1 研究目的第18-19页
        1.4.2 研究意义第19页
    1.5 研究区域与研究内容第19-21页
        1.5.1 研究区域第19-20页
        1.5.2 研究内容第20-21页
    1.6 研究方法第21页
        1.6.1 文献研究法第21页
        1.6.2 GIS叠加分析法第21页
        1.6.3 实例论证法第21页
    1.7 技术路线第21-23页
2.控制性详细规划量化分析中的GIS空间分析技术第23-37页
    2.1 GIS功能及其软件第23-25页
        2.1.1 地理信息系统(GIS)第23页
        2.1.2 GIS软件功能第23-24页
        2.1.3 GIS软件模块第24-25页
    2.2 空间数据组织第25-32页
        2.2.1 空间数据创建第25-26页
        2.2.2 空间数据转换第26-29页
        2.2.3 空间数据处理第29-32页
    2.3 控制性详细规划量化分析空间数据库第32-35页
        2.3.1 空间数据库的概念第32-33页
        2.3.2 空间数据库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应用第33页
        2.3.3 空间数据库的建立第33-34页
        2.3.4 空间数据查询第34-35页
    2.4 本章小结第35-37页
3.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量化分析研究第37-52页
    3.1 控制性详细规划量化分析与表达第37-45页
        3.1.1 量化分析的主要内容第37-39页
        3.1.2 量化分析的过程与方法第39-41页
        3.1.3 量化分析的评价模型第41-45页
    3.2 地理设计理论在控规量化分析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第45-47页
        3.2.1 当前控制性详细规划量化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第45-46页
        3.2.2 地理设计理论与控规量化分析的耦合机制研究第46-47页
    3.3 皇甫川工业园区量化分析应用框架第47-51页
        3.3.1 应用框架的技术流程第47-48页
        3.3.2 应用框架的工作流程第48-51页
    3.4 本章小结第51-52页
4. 皇甫川工业园区控规地理分析阶段中的量化分析第52-76页
    4.1 现状地表模型构建与分析第52-57页
        4.1.1 基于样条函数插值法的DEM模型第52-53页
        4.1.2 DTM模型第53-54页
        4.1.3 地表坡度模型第54-56页
        4.1.4 坡向地表模型第56页
        4.1.5 地表曲率模型第56-57页
    4.2 现状用地识别第57-59页
    4.3 现状居民点与工业企业影响性分析第59-61页
    4.4 生态敏感性评价第61-75页
        4.4.1 技术路线第61页
        4.4.2 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第61-64页
        4.4.3 单因子分析第64-73页
        4.4.4 GIS栅格叠加运算第73-75页
    4.5 本章小结第75-76页
5.皇甫川工业园区控规地理设计阶段中的量化分析第76-114页
    5.1 规划方案动态评估与决策支持模型第76-91页
        5.1.1 规划用地的土地地价分析第76-79页
        5.1.2 重要景观点选址视域分析第79-80页
        5.1.3 交通网络可达性分析第80-83页
        5.1.4 公共服务设施服务区及选址优化分析第83-89页
        5.1.5 用地填挖方分析第89-91页
    5.2 土地使用强度基准模型第91-105页
        5.2.1 技术路线第91-92页
        5.2.2 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第92-94页
        5.2.3 单因子分析第94-104页
        5.2.4 GIS栅格叠加运算第104-105页
    5.3 土地使用强度基准模型的动态模拟第105-108页
    5.4 地理设计阶段的成果表达第108-111页
        5.4.1 规划用地与指标数据表达第108-110页
        5.4.2 城市设计三维建模与表达第110-111页
    5.5 实践总结与反思第111-112页
    5.6 本章小节第112-114页
6.结语第114-116页
    6.1 论文的研究成果第114页
    6.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第114-115页
    6.3 论文的不足与展望第115-116页
        6.3.1 论文的不足第115页
        6.3.2 展望第115-116页
致谢第116-117页
图表目录第117-121页
参考文献第121-124页

论文共12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观光农业园区土地利用效益评价研究--以张裕瑞纳城堡酒庄为例
下一篇:中小尺度商业街景观雕塑研究--以西安市永兴坊商业街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