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农村贫困文化研究--昌宁县腊邑村个案
内容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导论 | 第9-2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一)国外研究 | 第11-14页 |
(二)国内研究 | 第14-17页 |
(三)文献简评 | 第17-18页 |
三、基本概念 | 第18-19页 |
(一)贫困文化 | 第18页 |
(二)文化脱贫 | 第18-19页 |
四、理论工具 | 第19页 |
五、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一)文献研究法 | 第19页 |
(二)问卷调查法 | 第19页 |
(三)个案访谈法 | 第19-20页 |
(四)统计分析法 | 第20页 |
六、研究的创新与意义 | 第20-21页 |
第一章 腊邑村的概况 | 第21-25页 |
一、地理位格 | 第21页 |
二、人文表征 | 第21-22页 |
三、扶贫开发情况 | 第22-25页 |
第二章 腊邑村贫困文化的表现形式 | 第25-42页 |
一、生存条件简陋 | 第26-31页 |
(一)住房条件差 | 第26-27页 |
(二)饮食结构不合理 | 第27-28页 |
(三)交通状况差 | 第28-30页 |
(四)环境卫生与医疗条件落后 | 第30-31页 |
二、婚育方式落后 | 第31-35页 |
(一)结婚年龄早,家庭人口多 | 第31-33页 |
(二)重男轻女 | 第33-34页 |
(三)地缘通婚与亲缘通婚现象普遍 | 第34-35页 |
三、教育事业发展较为滞后 | 第35-36页 |
(一)教育基础设施落后、师资力量薄弱 | 第35页 |
(二)适龄儿童的教育缺失 | 第35-36页 |
(三)文盲、半文盲较多 | 第36页 |
四、村风民俗保守 | 第36-39页 |
(一)生产生活依赖性强 | 第37页 |
(二)迷信、赌博现象普遍 | 第37-38页 |
(三)土地情结束缚严重 | 第38-39页 |
五、经济内卷化 | 第39-42页 |
(一)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 第40页 |
(二)经济活动边缘化 | 第40-41页 |
(三)劳动力资源浪费 | 第41-42页 |
第三章 腊邑村贫困文化的影响 | 第42-51页 |
一、“等、靠、要”思想严重 | 第42-44页 |
二、营养不良,疾病多发 | 第44-45页 |
三、男女比例失衡与人口素质偏低 | 第45-46页 |
四、农民收入水平低 | 第46-48页 |
五、淳朴社会风气渐失 | 第48-49页 |
六、经济发展封闭落后 | 第49-51页 |
第四章 腊邑村贫困文化的主要成因 | 第51-65页 |
一、生活观念陈旧 | 第51-53页 |
(一)安于现状、得过且过 | 第51-52页 |
(二)生活态度敷衍 | 第52-53页 |
(三)生产方式单一 | 第53页 |
二、婚育观念迂腐 | 第53-55页 |
(一)早婚早育,多子多福 | 第53-54页 |
(二)重男轻女,无后为大 | 第54页 |
(三)亲上加亲,盲目排外 | 第54-55页 |
三、教育条件与观念较为滞后 | 第55-59页 |
(一)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薄弱 | 第55-56页 |
(二)轻视家庭教育 | 第56-57页 |
(三)“读书无用”观念固存 | 第57页 |
(四)教育价值取向扭曲 | 第57-59页 |
四、精神、价值观层次较低 | 第59-61页 |
(一)得过且过、听天由命的精神状态 | 第59-60页 |
(二)好逸恶劳、懒散怠惰的社会风气 | 第60页 |
(三)老守田园、安土重迁的价值观念 | 第60-61页 |
五、商品交易发展滞后 | 第61-65页 |
(一)自然条件限制 | 第61-62页 |
(二)交通闭塞信息不畅 | 第62页 |
(三)小农经济意识根深蒂固 | 第62-65页 |
第五章 腊邑村的文化脱贫思考 | 第65-79页 |
一、充分发挥文化的正功能 | 第65-66页 |
二、扶贫先扶“志” | 第66-69页 |
(一)摒弃落后风俗习惯 | 第66-67页 |
(二)拓展脱贫致富新思路 | 第67-68页 |
(三)扭转落后精神价值观念 | 第68页 |
(四)消除不良社会风气 | 第68-69页 |
三、扶贫重扶“智” | 第69-73页 |
(一)完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 第70页 |
(二)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并重 | 第70-71页 |
(三)关注学生身心健康 | 第71-72页 |
(四)创造农村教育交流平台 | 第72-73页 |
(五)加强乡村文化队伍和科技队伍培训 | 第73页 |
四、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夯实文化脱贫基础 | 第73-75页 |
(一)做好脱贫物质支撑 | 第73-74页 |
(二)形成脱贫产业支撑 | 第74页 |
(三)引导企业投资帮扶 | 第74-75页 |
五、形成社会合力,创造文化脱贫良好氛围 | 第75-79页 |
(一)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政策倾斜 | 第75-76页 |
(二)加大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力度 | 第76-77页 |
(三)鼓励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农村文化事业建设 | 第77-79页 |
结语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附录 调查问卷 | 第84-9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