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论文--地基基础论文--地基和基础的理论和计算论文

基于土体极限分析理论的地基承载力上限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1页
    1.1 概述第9-10页
    1.2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第10-11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第11-19页
        1.3.1 极限平衡法第12-15页
        1.3.2 滑移线理论第15-16页
        1.3.3 极限分析法第16-18页
        1.3.4 原位测试技术第18-19页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9-21页
第二章 土体极限分析理论第21-29页
    2.1 基本假设第21-22页
        2.1.1 假设条件第21-22页
        2.1.2 屈服准则第22页
        2.1.3 流动法则第22页
    2.2 基本概念和原理第22-25页
        2.2.1 静力许可的应力场第22-23页
        2.2.2 运动许可的速度场第23-24页
        2.2.3 速度间断面第24页
        2.2.4 虚功原理与虚功率方程第24-25页
        2.2.5 极限分析上限定理第25页
    2.3 地基土的强度理论第25-28页
        2.3.1 土的破坏机理第26页
        2.3.2 土体的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第26-27页
        2.3.3 地基的破坏模型第27-28页
    2.4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方形地基极限承载力上限解分析第29-53页
    3.1 基本假定第29页
    3.2 三维滑动方形地基破坏模型第29-31页
    3.3 上限分析第31-43页
        3.3.1 主动区Ⅰ(O—MNP)功率计算第31-32页
        3.3.2 过渡区Ⅱ(P—MNEJ)功率计算第32-37页
        3.3.3 被动区Ⅲ(JE—MNGQ)功率计算第37-42页
        3.3.4 超载q=γD做功功率计算第42-43页
    3.4 方形地基承载力上限解第43-45页
    3.5 极限承载力系数比较分析第45-49页
        3.5.1 极限承载力系数N_c分析第45-46页
        3.5.2 极限承载力系数N_q分析第46-47页
        3.5.3 极限承载力系数N_γ分析第47-49页
    3.6 理论计算与静载试验对比分析第49-52页
    3.7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四章 方形浅基础极限承载力的数值模拟第53-72页
    4.1 ANSYS简介第53-54页
        4.1.1 ANSYS概述第53-54页
        4.1.2 ANSYS分析的基本过程第54页
    4.2 建立模型第54-56页
        4.2.1 材料的本构模型第54-56页
    4.3 建立模型分析第56-59页
        4.3.1 参数设置及模型介绍第57页
        4.3.2 地应力的求解第57-59页
    4.4 土样分析与对比第59-70页
        4.4.1 内摩擦角ψ的影响第60-65页
        4.4.2 粘聚力c的影响第65-66页
        4.4.3 基础埋置深度D的影响第66-69页
        4.4.4 弹性模量E的影响第69-70页
    4.5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72-74页
    5.1 本文的研究成果第72-73页
    5.2 展望第73-74页
致谢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橡胶沥青混合料开裂行为的试验与仿真研究
下一篇: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及破坏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