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土地沙漠化监测与预警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8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4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21页 |
·沙漠化含义 | 第14-15页 |
·沙漠化成因 | 第15-16页 |
·沙漠化监测研究进展 | 第16-20页 |
·沙漠化预警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关键科学问题 | 第21-22页 |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22-26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主要研究方法 | 第23-26页 |
·论文技术路线及框架 | 第26-27页 |
·技术路线 | 第26页 |
·论文总体框架 | 第26-27页 |
·小结 | 第27-28页 |
第二章 沙漠化监测预警的基本理论 | 第28-43页 |
·沙漠化内涵 | 第28-30页 |
·沙漠化的监测 | 第30-32页 |
·监测指标 | 第30-32页 |
·监测方式 | 第32页 |
·沙漠化分级 | 第32-35页 |
·沙漠化预警 | 第35-41页 |
·预警分类 | 第35-37页 |
·预警方法 | 第37-38页 |
·预警模型 | 第38-41页 |
·小结 | 第41-43页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 第43-66页 |
·地理位置 | 第43页 |
·地形、地貌 | 第43-46页 |
·土壤、植被 | 第46-51页 |
·土壤类型 | 第46-49页 |
·植被类型 | 第49-51页 |
·气候、水文 | 第51-57页 |
·气候 | 第51-55页 |
·水文 | 第55-57页 |
·社会经济 | 第57-58页 |
·沙漠化概况 | 第58-65页 |
·新疆沙漠化程度 | 第58-59页 |
·新疆沙漠化主要形式 | 第59-61页 |
·沙漠化发生的主要区域 | 第61-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四章 新疆土地沙漠化监测 | 第66-118页 |
·风沙活动的远距离自动监测 | 第66-78页 |
·自动集沙仪的研制 | 第66-72页 |
·传感器选择与采集器设计 | 第72-76页 |
·数据的远距离传输、存储和发布 | 第76-78页 |
·土壤水分监测 | 第78-85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78-79页 |
·研究方法 | 第79-8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81-85页 |
·土地沙漠化遥感监测 | 第85-116页 |
·MODIS 数据简介 | 第85-90页 |
·NDVI 监测沙漠化的可行性分析 | 第90-100页 |
·基于 MODIS 的新疆沙漠化监测 | 第100-116页 |
·小结 | 第116-118页 |
第五章 新疆土地沙漠化预警 | 第118-164页 |
·沙漠化预警理论框架与模型构建 | 第118-128页 |
·沙漠化预警的理论框架 | 第118-124页 |
·沙漠化累加预警模型的构建 | 第124-128页 |
·沙漠化状态的预测与预警 | 第128-140页 |
·灰色预测的基本原理 | 第128-132页 |
·基于栅格的 NDVI 预测 | 第132-136页 |
·沙漠化状态的预测与警度 | 第136-140页 |
·沙漠化的损失风险预警 | 第140-162页 |
·沙漠化损失风险 | 第140-142页 |
·沙漠化损失风险预警模型 | 第142-152页 |
·沙漠化损失风险预警 | 第152-162页 |
·小结 | 第162-164页 |
第六章 沙漠化预警的实现与发布 | 第164-182页 |
·系统需求分析及功能设计 | 第165-168页 |
·数据库建设 | 第168-170页 |
·预警模型实现 | 第170-177页 |
·预警信息网络发布 | 第177-180页 |
·本章小结 | 第180-182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82-187页 |
·研究结论 | 第182-185页 |
·论文的主要结论 | 第182-185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85页 |
·研究展望 | 第185-187页 |
参考文献 | 第187-203页 |
图索引 | 第203-206页 |
表索引 | 第206-208页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参与的课题 | 第208-209页 |
致谢 | 第209-2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