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13页 |
ABSTRACT | 第13-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6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6-19页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6-18页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8-19页 |
1.4 研究方法及基本框架 | 第19-20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4.2 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 | 第20页 |
1.5 创新之处 | 第20-21页 |
1.6 不足之处 | 第21-22页 |
第2章 中国期权市场及期权无风险套利理论 | 第22-41页 |
2.1 中国的期权市场 | 第22-23页 |
2.1.1 中国期权市场的构成 | 第22页 |
2.1.2 上证50ETF期权 | 第22-23页 |
2.1.3 中国期权市场的发展现状 | 第23页 |
2.2 期权市场对中国资本市场的作用 | 第23-25页 |
2.2.1 期权有利于体现现货市场的真实价格趋势 | 第24页 |
2.2.2 期权有助于投资者进行自我投资风险管理 | 第24-25页 |
2.3 中国证券金融市场推出期权产品的意义 | 第25-27页 |
2.3.1 期权产品的推出有利于为资本市场引入增量资金 | 第25页 |
2.3.2 期权产品的推出有利于提升资本市场的资金规模和流通速度 | 第25-26页 |
2.3.3 期权交易市场有利于监管部门更好地把控宏观决策的前瞻性和时效性 | 第26页 |
2.3.4 期权产品的推出有利于促进金融产品和业务的创新 | 第26页 |
2.3.5 期权产品的推出有利于个人投资者拓宽投资渠道 | 第26-27页 |
2.4 期权无风险套利理论及其市场应用 | 第27-41页 |
2.4.1 期权无风险套利理论介绍 | 第27-28页 |
2.4.2 期权无风险套利模型及其策略条件 | 第28-40页 |
2.4.2.1 期权边界套利 | 第28-33页 |
2.4.2.2 垂直价差套利 | 第33-38页 |
2.4.2.3 平价套利 | 第38-40页 |
2.4.3 期权无风险套利策略在市场中的应用现状 | 第40-41页 |
第3章 50ETF期权无风险套利机会的实证分析 | 第41-55页 |
3.1 数据选取 | 第41-45页 |
3.2 对平价套利模型的实证分析 | 第45-48页 |
3.2.1 平价套利模型的构建 | 第45页 |
3.2.2 平价套利模型的检验结果 | 第45-48页 |
3.3 对垂直套利模型的实证分析 | 第48-51页 |
3.3.1 垂直套利模型的构建 | 第49-50页 |
3.3.2 垂直套利模型的检验结果 | 第50-51页 |
3.4 对边界套利模型的实证分析 | 第51-54页 |
3.4.1 边界套利模型的构建 | 第52页 |
3.4.2 边界套利模型的检验结果 | 第52-54页 |
3.5 对无风险套利机会触发点的趋势性分析 | 第54-55页 |
第4章 对期权无风险套利影响因素的论述和分析 | 第55-70页 |
4.1 期权的交易成本是最重要的影响套利结果的因素 | 第55-58页 |
4.1.1 期权套利交易成本的构成 | 第55-56页 |
4.1.2 考虑交易成本之后的无风险套利实证检验 | 第56-58页 |
4.2 对无风险套利机会点与市场主要交易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58-63页 |
4.2.1 期权市场交易概况 | 第58-60页 |
4.2.2 相关性实证分析的结果 | 第60-63页 |
4.3 期权无风险套利机会点与到期日远近之间的关系 | 第63-67页 |
4.4 影响期权无风险套利效果的其他因素和风险点 | 第67-70页 |
4.4.1 在实际交易环境下对无风险套利操作的要求较高 | 第67页 |
4.4.2 无风险套利操作的交割风险 | 第67-68页 |
4.4.3 无风险套利的追保风险 | 第68页 |
4.4.4 分红与利率对无风险套利的影响 | 第68-70页 |
第5章 结论建议及展望 | 第70-74页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70-71页 |
5.1.1 我国期权市场无风险套利触发机会点的分布情况及趋势 | 第70页 |
5.1.2 套利交易成本直接决定期权无风险套利的结果 | 第70页 |
5.1.3 期权市场中无风险套利机会的产生只与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本身有关 | 第70-71页 |
5.1.4 我国期权市场正在逐渐走向成熟 | 第71页 |
5.2 对无风险套利策略在我国期权市场的发展建议 | 第71-72页 |
5.2.1 应提高期权无风险套利策略在市场中的普及程度 | 第71-72页 |
5.2.2 应加大对期权无风险套利策略的投资者教育力度 | 第72页 |
5.2.3 应促进期权无风险套利量化产品的创新 | 第72页 |
5.3 对无风险套利策略在我国期权市场应用的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