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庭前会议制度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8页 |
第一章 庭前会议的概念以及此次创制背景 | 第8-12页 |
第一节 庭前会议制度的定义 | 第8-9页 |
第二节 庭前会议制度的创制背景 | 第9-12页 |
第二章 庭前会议制度的作用 | 第12-16页 |
第一节 庭前会议有利于程序公正 | 第12页 |
一、自身体现程序公正 | 第12页 |
二、实现庭前信息交流 | 第12页 |
三、加强庭审中心地位 | 第12页 |
第二节 庭前会议有利于实体公正 | 第12-14页 |
一、防止法官预断 | 第12-13页 |
二、发挥辩护人作用 | 第13-14页 |
第三节 庭前会议有利于程序分流 | 第14页 |
一、“堵截” | 第14页 |
二、“分流” | 第14页 |
第四节 庭前会议有利于提高效率 | 第14页 |
第五节 庭前会议有利于督促工作 | 第14-16页 |
第三章 庭前会议制度的具体规定及解读 | 第16-20页 |
第一节 庭前会议制度的内容 | 第16-18页 |
一、庭前会议的举行时间 | 第16页 |
二、庭前会议的召集者 | 第16页 |
三、庭前会议的参与人员 | 第16-17页 |
四、庭前会议的召开情形 | 第17页 |
五、庭前会议的处理事项 | 第17页 |
六、庭前会议的处理方式 | 第17-18页 |
第二节 立法增设庭前会议制度的影响 | 第18-20页 |
第四章 庭前会议制度的完善 | 第20-28页 |
第一节 庭前会议的启动方式 | 第20页 |
第二节 庭前会议的主持者 | 第20-21页 |
第三节 庭前会议的内容 | 第21-26页 |
第四节 庭前会议的处理方式 | 第26-28页 |
结语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