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煤化学及煤的加工利用论文--煤的加工利用论文

双气头煤基多联产系统集成优化与CO2减排特性研究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10页
目录第11-14页
符号说明第14-1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3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7-21页
    1.2 国内外多联产系统研究进展第21-26页
    1.3 各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本文研究内容第26-30页
    参考文献第30-37页
第二章 双气头煤基多联产系统集成优化理论方法的构建第37-63页
    2.1 多联产系统集成优化理论核心内容第37-38页
    2.2 双气头煤基多联产系统集成优化基本思路与框架第38-49页
        2.2.1 双气头煤基多联产系统流程建立与验证第42-44页
        2.2.2 目标函数的建立第44-46页
        2.2.3 约束条件的选择与优化第46-49页
    2.3 优化结果分析第49-58页
        2.3.1 单元操作参数优化与分析第49-54页
        2.3.2 工艺条件的优化与分析第54-56页
        2.3.3 重整单元CO_2+CH_4转化率对系统效率的影响第56-58页
        2.3.4 优化后系统整体性能表现第58页
    2.4 小结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第三章 CO_2循环转化利用技术与多联产系统集成设计优化与特性第63-115页
    3.1 煤炭能源动力系统中CO_2控制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第63-65页
    3.2 多联产系统与CO_2控制一体化技术集成基本理论和依据第65-69页
    3.3 双气头煤基多联产系统碳组分迁移、转化与富集规律第69-77页
    3.4 双气头煤基多联产-CO_2循环利用一体化集成系统碳组分迁移、转化与富集规律第77-84页
    3.5 双气头煤基多联产系统碳组分迁移、转化与富集过程中能量利用特性第84-97页
        3.5.1 化学反应过程中(?)平衡方程第84-87页
        3.5.2 双气头煤基多联产系统主要化学能利用过程特点与关联第87-92页
        3.5.3 双气头煤基多联产系统化学能与物理能综合利用特征第92-97页
    3.6 双气头煤基多联产-CO_2循环利用一体化集成系统评价与分析第97-111页
        3.6.1 CO_2循环工艺与系统特征第97-98页
        3.6.2 评价指标与计算方法第98-101页
        3.6.3 CO_2循环利用对气化过程的影响第101-104页
        3.6.4 能量、环境与经济性能分析第104-111页
    3.7 小结第111-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15页
第四章 双气头煤基多联产系统全牛命周期分析与评价第115-147页
    4.1 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第116-117页
    4.2 基于山西忻州煤炭工业园区典型案例的全生命周期评价第117-138页
        4.2.1 系统的设计与选择第117-121页
        4.2.2 边界条件与评价方案第121-123页
        4.2.3 热力学性能第123-124页
        4.2.4 环境性能第124-127页
        4.2.5 经济性能第127-134页
        4.2.6 系统各项经济因素灵敏度分析第134-137页
        4.2.7 “双气头煤基”多联产系统的延伸与推广第137-138页
    4.3 多联产系统发展预测与路线图第138-141页
        4.3.1 多联产系统发展蓝图与战略措施第138-140页
        4.3.2 我国多联产系统发展的政策保障措施第140-141页
    4.4 小结第141-143页
    参考文献第143-147页
第五章 论文总结第147-150页
    5.1 研究成果总结第147-148页
    5.2 主要创新点第148-150页
致谢第150-151页
作者简历第151页
在学期间参与的研究项目第151-152页
博士研究生期间论文及专利发表情况第152页

论文共1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负载型催化剂Ag/Al2O3和Pd/Al2O3低温催化尾氯脱氢性能的研究
下一篇:哮喘小鼠模型中内质网应激变化及谷氨酰胺的干预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