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轻量化板材温热变形本构积分算法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1页 |
TABLE OF CONTENTS | 第11-13页 |
图目录 | 第13-15页 |
表目录 | 第15-16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16-17页 |
1 绪论 | 第17-40页 |
1.1 引言 | 第17页 |
1.2 热成形技术概述 | 第17-24页 |
1.3 铝合金温成形介绍 | 第24-25页 |
1.4 热力耦合本构模型 | 第25-31页 |
1.4.1 流动应力函数形式的本构模型 | 第26-29页 |
1.4.2 基于有限变形理论的计算模型 | 第29-31页 |
1.4.3 其他热力耦合计算模型 | 第31页 |
1.5 晶体塑性理论的研究现状 | 第31-38页 |
1.5.1 晶体塑性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 第32-33页 |
1.5.2 晶体塑性算法介绍 | 第33-36页 |
1.5.3 多晶模型 | 第36-38页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38-40页 |
2 热力耦合作用下单晶本构积分算法 | 第40-82页 |
2.1 率相关晶体塑性理论 | 第40-53页 |
2.1.1 晶体学基础 | 第40-44页 |
2.1.2 单晶有限变形运动学和动力学 | 第44-47页 |
2.1.3 率相关滑移模型及其数值化处理方式 | 第47-50页 |
2.1.4 强化模型 | 第50-53页 |
2.1.5 小结 | 第53页 |
2.2 弹性变形梯度为基本变量的隐式算法 | 第53-59页 |
2.2.1 运动学 | 第53-55页 |
2.2.2 热力学模型 | 第55-56页 |
2.2.3 本构方程 | 第56-57页 |
2.2.4 计算过程 | 第57-59页 |
2.3 塑性变形梯度为基本变量的隐式算法 | 第59-64页 |
2.3.1 控制方程的建立 | 第60页 |
2.3.2 计算过程 | 第60-64页 |
2.4 两种隐式算法的对比 | 第64-76页 |
2.4.1 算例分析 | 第64-75页 |
2.4.2 小结 | 第75-76页 |
2.5 显式计算模型 | 第76-81页 |
2.5.1 计算流程 | 第76-77页 |
2.5.2 算例分析 | 第77-81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3 高强度钢板热拉伸实验 | 第82-91页 |
3.1 实验介绍 | 第82-84页 |
3.2 等温条件下拉伸 | 第84-87页 |
3.3 变温条件下拉伸 | 第87-9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4 多晶体计算分析 | 第91-113页 |
4.1 多晶体计算模型 | 第91-95页 |
4.2 1100Al温成形计算 | 第95-105页 |
4.3 22MnB5热拉伸计算 | 第105-11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12-113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113-116页 |
5.1 结论 | 第113-114页 |
5.2 创新点摘要 | 第114页 |
5.3 展望 | 第114-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31页 |
附录A 迭代残值求导(F~e模型) | 第131-133页 |
附录B Jacobian矩阵的计算过程 | 第133-135页 |
附录C 迭代残值求导(F~p模型) | 第135-137页 |
附录D Jacobian矩阵的计算过程 | 第137-13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第139-140页 |
致谢 | 第140-141页 |
作者简介 | 第141-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