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冶金工业论文--有色金属冶炼论文--轻金属冶炼论文--钛论文

由钛渣制备高品位富钛料的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3页
    1.1 引言第11-12页
    1.2 钛资源第12-14页
    1.3 富钛料的生产现状第14-16页
        1.3.1 电炉熔炼法第15页
        1.3.2 酸浸法第15-16页
        1.3.3 还原锈蚀法第16页
    1.4 钛渣的生产现状第16-18页
        1.4.1 国外钛渣的生产现状第17页
        1.4.2 国内钛渣的生产现状第17-18页
    1.5 钛渣制备高品位富钛料研究现状第18-20页
    1.6 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第20-23页
        1.6.1 课题研究意义第20-21页
        1.6.2 课题研究内容第21-23页
第2章 钛渣的改性实验研究第23-37页
    2.1 引言第23页
    2.2 钛渣原料第23-25页
    2.3 实验原料、设备和方法第25-26页
        2.3.1 实验原料第25页
        2.3.2 实验设备第25-26页
        2.3.3 实验方法第26页
    2.4 改性钛渣活化焙烧热力学分析第26-27页
    2.5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27-36页
        2.5.1 NH_4H_2PO_4/钛渣质量比的影响第27-31页
        2.5.2 焙烧温度的影响第31页
        2.5.3 焙烧时间的影响第31-36页
    2.6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3章 改性钛渣的除杂研究第37-59页
    3.1 引言第37页
    3.2 实验原料、设备和方法第37-38页
        3.2.1 实验原料第37页
        3.2.2 实验设备第37-38页
        3.2.3 实验方法第38页
    3.3 酸浸实验第38-39页
        3.3.1 实验原理第38-39页
        3.3.2 实验步骤第39页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9-45页
        3.4.1 酸种类的影响第39-40页
        3.4.2 浸出温度的影响第40-41页
        3.4.3 浸出时间的影响第41-42页
        3.4.4 磷酸浓度的影响第42-44页
        3.4.5 液固比的影响第44-45页
    3.5 酸浸后的产品第45-46页
    3.6 改性钛渣酸浸动力学研究第46-56页
        3.6.1 浸出动力学模型研究第46-50页
        3.6.2 浸出活化能研究第50-56页
    3.7 本章小结第56-59页
第4章 硅酸盐的去除实验研究第59-71页
    4.1 引言第59页
    4.2 实验原料、原理和方法第59-60页
        4.2.1 实验原料第59页
        4.2.2 实验原理第59页
        4.2.3 实验方法第59-60页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60-69页
        4.3.1 NaOH/钛渣质量比的影响第60-62页
        4.3.2 焙烧温度的影响第62-63页
        4.3.3 焙烧时间的影响第63-65页
        4.3.4 浸出温度的影响第65-66页
        4.3.5 浸出时间的影响第66-68页
        4.3.6 液固比的影响第68-69页
    4.4 最终产品第69页
    4.5 本章小结第69-71页
第5章 高钛渣制粒探索性试验研究第71-75页
    5.1 引言第71页
    5.2 实验原料、设备和方法第71-72页
        5.2.1 实验原料第71页
        5.2.2 实验设备第71-72页
        5.2.3 实验方法第72页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72-74页
        5.3.1 选用淀粉溶液作添加剂的实验结果第72-73页
        5.3.2 选用胶水溶液作添加剂的实验结果第73页
        5.3.3 选用纸浆粉溶液作添加剂的实验结果第73页
        5.3.4 选用NaCl溶液作添加剂的实验结果第73-74页
        5.3.5 选用H_3PO_4溶液作添加剂的实验结果第74页
    5.4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6章 结论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81页
致谢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节能算法的研究
下一篇:红格矿中钒、铬的综合回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