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锂电池用8微米超薄双面光电解铜箔工艺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目录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9页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第8-9页
    1.2 电解铜箔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第9-10页
        1.2.1 电解铜箔的发展现状第9页
        1.2.2 电解铜箔的发展趋势第9-10页
    1.3 铜的电沉积原理第10页
    1.4 电解铜箔的生产工艺第10-11页
    1.5 PCB 超薄电解铜箔的生产工艺第11-13页
    1.6 锂离子电池用电解铜箔第13-14页
    1.7 电解铜箔生产工艺参数的影响第14-17页
        1.7.1 电流密度的影响第14-15页
        1.7.2 温度的影响第15页
        1.7.3 添加剂的影响第15-16页
        1.7.4 其他因素的影响第16-17页
        1.7.5 铜箔表面防氧化工艺的影响第17页
    1.8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第17-19页
第二章 实验方案第19-28页
    2.1 实验试剂第19页
    2.2 制备铜箔仪器设备第19页
    2.3 实验内容第19-27页
        2.3.1 双面光超薄铜箔的电解工艺参数研究第19-22页
            2.3.1.1 电镀条件中基础工艺参数正交优化试验第19-21页
            2.3.1.2 不同电流密度下超薄电解铜箔的制备及性能测试第21-22页
            2.3.1.3 不同电流密度、不同铜离子浓度下超薄电解铜箔的制备及性能测试第22页
        2.3.2 电解液流速流向及不同生箔机阳极材料选择第22页
        2.3.3 添加剂单因素实验设计第22-25页
        2.3.4 添加剂正交实验设计第25-26页
        2.3.5 电解液中杂质对铜箔性能的影响第26-27页
        2.3.6 超薄锂电用电解铜箔钝化工艺试验方案第27页
    2.4 实验测试方法第27-28页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第28-54页
    3.1 电解工艺参数研究结果第28-35页
        3.1.1 电镀条件中基础工艺参数正交试验结果分析第28-29页
        3.1.2 不同电流密度下超薄电解铜箔的力学性能分析第29-30页
        3.1.3 不同电流密度下,超薄电解铜箔毛面的形貌分析第30-32页
        3.1.4 不同电流密度、不同铜离子浓度下,铜箔毛面的形貌分析第32-34页
        3.1.5 不同电流密度及不同铜离子浓度对超薄铜箔粗糙度的影响第34页
        3.1.6 不同电流密度及铜离子浓度对铜箔力学性能的影响第34-35页
    3.2 电解液流速流向及生箔机阳极材料改造第35-38页
    3.3 单因素添加剂对铜箔性能的影响第38-45页
        3.3.1 8μm 超薄电解铜箔空白试验结果分析第38页
        3.3.2 SP 对铜箔性能的影响第38-41页
        3.3.3 HEC 对铜箔性能的影响第41-42页
        3.3.4 PEG 对铜箔性能的影响第42-44页
        3.3.5 明胶对铜箔性能的影响第44页
        3.3.6 添加剂单因素实验结论与探讨第44-45页
    3.4 添加剂正交试验结果分析第45-48页
        3.4.1 铜箔毛面微观形貌分析第45-46页
        3.4.2 铜箔正交试验表面粗糙度分析第46-47页
        3.4.3 铜箔正交试验力学性能分析第47-48页
    3.5 硫酸铅对铜箔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第48-50页
    3.6 铜箔表面防氧化实验结果第50-54页
第四章 结论第54-56页
致谢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知识产权保护的慎刑原则
下一篇:永平铜矿精矿自动化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