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8页 |
1.1 剑麻概况 | 第8-9页 |
1.1.1 剑麻简介 | 第8页 |
1.1.2 剑麻斑马纹病 | 第8-9页 |
1.2 植物遗传转化技术的相关研究 | 第9-13页 |
1.2.1 遗传转化方法 | 第9-10页 |
1.2.2 影响作物遗传转化效率的主要因素 | 第10-12页 |
1.2.3 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和表达水平检测 | 第12-13页 |
1.3 植物抗病基因的相关研究 | 第13-14页 |
1.3.1 植物抗病基因 | 第13-14页 |
1.3.2 Hevein基因概况 | 第14页 |
1.3.3 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研究进展 | 第14页 |
1.4 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在麻类作物育种上的应用 | 第14-16页 |
1.4.1 在剑麻育种上的应用 | 第14-15页 |
1.4.2 在其他麻类作物育种上的应用 | 第15-16页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6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5.3 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8-38页 |
2.1 材料和试剂 | 第18-20页 |
2.1.1 植物材料 | 第18页 |
2.1.2 质粒及菌种 | 第18页 |
2.1.3 酶和生化试剂 | 第18页 |
2.1.4 常用培养基、抗生素和激素的配制 | 第18-19页 |
2.1.5 实验仪器 | 第19-20页 |
2.2 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3301-Hevein转化农杆菌 | 第20-26页 |
2.2.1 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3301-Hevein的构建 | 第20-24页 |
2.2.2 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3301-Hevein转化农杆菌 | 第24-26页 |
2.3 剑麻的遗传转化体系 | 第26-28页 |
2.3.1 剑麻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 第26-27页 |
2.3.2 Hevein基因转化剑麻 | 第27-28页 |
2.4 剑麻转化植株的分子检测 | 第28-35页 |
2.4.1 剑麻转化植株的PCR检测 | 第28-29页 |
2.4.2 剑麻转化植株Southern Blot检测 | 第29-33页 |
2.4.3 剑麻转化植株的RT-PCR检测 | 第33-35页 |
2.5 转基因剑麻植株对斑马纹病的抗病性鉴定 | 第35-38页 |
2.5.1 转基因剑麻植株叶片粗蛋白的提取及抑菌试验 | 第35-37页 |
2.5.2 转基因剑麻植株人工接种斑马纹病菌的抗病性检测 | 第37-3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8-57页 |
3.1 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3301-Hevein的构建 | 第38-39页 |
3.1.1 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3301-Hevein的鉴定 | 第38页 |
3.1.2 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3301-Hevein转化农杆菌 | 第38-39页 |
3.2 剑麻的遗传转化体系 | 第39-49页 |
3.2.1 剑麻的遗传转化体系优化 | 第39-46页 |
3.2.2 农杆菌介导的剑麻转化 | 第46-49页 |
3.3 转基因植株的分子检测 | 第49-53页 |
3.3.1 转化植株的PCR检测 | 第49-51页 |
3.3.2 剑麻转化植株Southern Blot检测 | 第51-53页 |
3.3.3 剑麻转化植株的RT-PCR检测 | 第53页 |
3.4 转基因剑麻植株对斑马纹病的抗病性鉴定 | 第53-57页 |
3.4.1 转基因剑麻植株叶片粗蛋白的体外抑菌检测 | 第53-56页 |
3.4.2 转基因剑麻植株人工接种斑马纹病菌的抗病性检测 | 第56-57页 |
4 讨论 | 第57-60页 |
4.1 关于剑麻转化植株的PPT筛选 | 第57页 |
4.2 关于抗病性评价指标的选择 | 第57-58页 |
4.3 关于剑麻转化效率 | 第58页 |
4.4 关于剑麻转基因 | 第58-60页 |
5 结论 | 第60-61页 |
6 本实验研究的后续工作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70页 |
英文缩写符号及中英文对照表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附录 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