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7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第15页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5-17页 |
第二章 高校协同化科研管理组织结构设置 | 第17-33页 |
第一节 高校科研管理组织结构变革的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一、组织结构理论 | 第17-18页 |
二、组织应对环境变化理论 | 第18-20页 |
第二节 我国高校科研管理组织结构及变革方向 | 第20-24页 |
一、我国高校科研管理组织结构及其特点 | 第20-22页 |
二、科研资助环境的巨大变化 | 第22-24页 |
三、组织结构及其应对环境变化理论的启示 | 第24页 |
第三节 西方发达国家高校科研管理经验给予的启示 | 第24-27页 |
一、灵活开放的科研管理模式 | 第25-26页 |
二、西方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的服务理念 | 第26-27页 |
三、面向经济社会的科研方向 | 第27页 |
第四节 适应现阶段需求的协同化科研管理结构设置 | 第27-33页 |
一、校级科研管理部门 | 第28-30页 |
二、院(系)级科研管理部门的任务 | 第30-31页 |
三、高校协同化科研管理组织结构的特点 | 第31-32页 |
四、高素质的科研管理团队—实现“协同”管理的必要条件 | 第32-33页 |
第三章 高校学习型科研管理组织建设 | 第33-44页 |
第一节 高校科研管理专业化需求和科研管理人才培养现状 | 第33-38页 |
一、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 | 第33-35页 |
二、高校科研管理专业化的国际趋势 | 第35-37页 |
三、我国高校科研管理队伍素质现状 | 第37页 |
四、正规课程教育无法满足科研管理专业化的需求 | 第37-38页 |
第二节 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启示 | 第38-40页 |
一、学习型组织特征及功能 | 第38-39页 |
二、决定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因素分析 | 第39-40页 |
第三节 高校学习型科研管理组织建设 | 第40-44页 |
一、通过学习型组织建设实现高校科研管理专业化 | 第40-41页 |
二、高校学习型科研管理组织建设 | 第41-44页 |
第四章 协同化结构与学习型组织结合提升科研管理能力 | 第44-51页 |
第一节 协同化结构设置与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协同关系 | 第44-45页 |
第二节 创新高校科研管理理念---提升科研管理能力的前提 | 第45-47页 |
一、高校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的对立统一 | 第45-46页 |
二、高校科研管理是对高校科研可持续发展的管理 | 第46-47页 |
第三节 科研管理信息化---提升高校科研管理的保障 | 第47-51页 |
一、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保障作用 | 第48页 |
二、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使用情况 | 第48-49页 |
三、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应注意的问题 | 第49-51页 |
第五章 科研管理实例分析 | 第51-62页 |
第一节 科研大项目管理 | 第51-55页 |
一、科研大项目的重要性 | 第51-52页 |
二、科研大项目管理的困难 | 第52-53页 |
三、学习型理论指导下的科研大项目的协同管理 | 第53-55页 |
第二节 科研团队建设 | 第55-62页 |
一、科研团队建设的重要性 | 第55-56页 |
二、科研团队建设的现状及原因 | 第56-57页 |
三、学习型理论指导下的科研团队协同建设 | 第57-6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5页 |
第一节 论文总结 | 第62-63页 |
第二节 应用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