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前言 | 第10页 |
1.2 金纳米粒子的性能 | 第10-12页 |
1.2.1 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 第10-11页 |
1.2.2 荧光效应 | 第11-12页 |
1.2.3 超分子和分子识别特性 | 第12页 |
1.3 金纳米粒的应用 | 第12-14页 |
1.3.1 金纳米粒子光热效应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 第12-13页 |
1.3.2 金纳米粒子在光热疗法的应用 | 第13-14页 |
1.3.3 金纳米粒子在医学成像中的应用 | 第14页 |
1.4 金纳米粒子光热效应的计算研究 | 第14-19页 |
1.4.1 金纳米粒子光热效应的基本理论 | 第15-16页 |
1.4.2 金纳米粒子光热效应的温度分布研究 | 第16-18页 |
1.4.3 相关计算方法在金纳米粒子光热效应中的应用 | 第18-19页 |
1.5 有限元分析在纳米材料中的应用 | 第19-21页 |
1.5.1 国外学者的研究情况 | 第19-20页 |
1.5.2 国内学者的研究情况 | 第20-21页 |
1.6 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1.6.1 选题意义 | 第21页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2章 高导热相对温度分布的影响 | 第22-41页 |
2.1 引言 | 第22页 |
2.2 背景介绍 | 第22-25页 |
2.2.1 基本公式 | 第22-24页 |
2.2.2 高导热相对温度分布的影响 | 第24-25页 |
2.3 碳纤维对温度分布的影响 | 第25-27页 |
2.3.1 验证有限元方法模拟金纳米粒子温度分布的正确性 | 第25-26页 |
2.3.2 碳纤维对温度分布的影响 | 第26-27页 |
2.4 碳纳米管对温度分布的影响 | 第27-36页 |
2.4.1 模型建立 | 第27-28页 |
2.4.2 添加碳纳米管前后的温度分布 | 第28-30页 |
2.4.3 碳纳米管的不同参数对温度分布的影响 | 第30-36页 |
2.5 多粒子体系的温度分布 | 第36-40页 |
2.5.1 模型建立 | 第36-37页 |
2.5.2 结果与分析 | 第37-40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3章 激光照射条件对温度分布的影响 | 第41-52页 |
3.1 引言 | 第41页 |
3.2 基本公式 | 第41-42页 |
3.3 持续激光照射时的温度分布计算 | 第42-43页 |
3.4 间断激光照射对温度分布的影响 | 第43-49页 |
3.4.1 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 第44-46页 |
3.4.2 单因素对温度分布的影响 | 第46-48页 |
3.4.3 多因素对温度分布的影响 | 第48-49页 |
3.5 多纳米粒子体系的温度分布 | 第49-51页 |
3.5.1 多因素对温度分布的影响 | 第49-50页 |
3.5.2 多粒子体系的温度分布 | 第50-5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4章 金纳米粒子体积分数的计算研究 | 第52-66页 |
4.1 引言 | 第52页 |
4.2 环氧树脂中金纳米粒子体积分数计算 | 第52-57页 |
4.2.1 公式推导 | 第52-54页 |
4.2.2 金纳米粒子体积分数公式有限元验证 | 第54-55页 |
4.2.3 金纳米粒子体积分数的计算 | 第55-57页 |
4.3 碳纤表面积金纳米粒子含量的计算 | 第57-61页 |
4.3.1 公式推导 | 第57-60页 |
4.3.2 计算结果 | 第60-61页 |
4.4 宏观体积分数计算 | 第61-65页 |
4.4.1 公式推导 | 第62-63页 |
4.4.2 结果与分析 | 第63-6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