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18页 |
·维生素 C 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维生素 C 简介 | 第10页 |
·维生素 C 的主要作用 | 第10-11页 |
·维生素 C 的研究近况 | 第11-12页 |
·Nanog 的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Nanog 基因简介 | 第12-13页 |
·Nanog 基因的调控网络 | 第13-14页 |
·JAK/STAT 信号通路简介 | 第14-18页 |
·JAK 激酶简介 | 第14-15页 |
·STAT 家族及其功能 | 第15-18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8-37页 |
·试剂材料与仪器 | 第18-21页 |
·质粒载体 | 第18页 |
·菌株、细胞 | 第18页 |
·工具酶、试剂 | 第18-20页 |
·主要耗材和仪器 | 第20-21页 |
·主要溶液的配置 | 第21-23页 |
·技术路线 | 第23页 |
·小鼠 J1 胚胎干细胞的培养 | 第23-24页 |
·小鼠 F9 畸胎瘤细胞的培养 | 第24页 |
·碱性磷酸酶染色 | 第24-25页 |
·载体构建 | 第25-29页 |
·小鼠 Nanog 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的构建 | 第25-29页 |
·真核表达载体 STATs 的构建步骤 | 第29页 |
·细胞转染 | 第29-30页 |
·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 第30-31页 |
·磷酸化蛋白免疫印迹(p-Western Blot) | 第31-32页 |
·定量 PCR 反应(Real-Time PCR) | 第32-34页 |
·细胞总 RNA 提取、反转录 | 第32-33页 |
·定量 PCR 引物 | 第33页 |
·定量 PCR 反应 | 第33-34页 |
·电泳迁移率试验(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 | 第34-35页 |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Dual Luciferase Reporter Assay,DLR) | 第35-37页 |
第三章 结果 | 第37-56页 |
·维生素 C 抑制维甲酸诱导的胚胎干细胞的分化 | 第37-38页 |
·维生素 C 增强 Nanog 基因的表达 | 第38-43页 |
·维生素 C 增强 Nanog 基因的启动子活性 | 第38-40页 |
·维生素 C 增强 Nanog 基因的 mRNA 转录水平 | 第40-41页 |
·维生素 C 增强 Nanog 基因的蛋白翻译水平 | 第41-43页 |
·维生素 C 作用的信号通路筛选 | 第43-46页 |
·信号通路筛选 | 第43-44页 |
·定量 PCR 检测通路抑制剂对维生素 C 的影响 | 第44-45页 |
·Western Blot 检测通路抑制剂对维生素 C 的影响 | 第45-46页 |
·维生素 C 信号作用于 Nanog 启动子的研究 | 第46-56页 |
·Nanog 近端启动子响应维生素 C 信号的位点分析 | 第46-49页 |
·维生素 C 信号作用 STATs 家族的初步分析 | 第49-53页 |
·磷酸化 Western Blot 证明 STAT2 响应维生素 C 信号 | 第53-54页 |
·EMSA 分析 STAT2 与 Nanog 启动子位点的结合 | 第54-56页 |
第四章 :研究讨论与总结 | 第56-59页 |
·讨论 | 第56-57页 |
·研究总结 | 第57-59页 |
附录 1:Nanog 启动子序列 | 第59-61页 |
附录 2: 维生素 C 使用浓度筛选 | 第61-62页 |
附录 3:维生素 C 处理对 Oct4 启动子活性影响 | 第62-64页 |
附录 4:PROMO v8.3 预测 Nanog 近端启动子详细结果 | 第64-66页 |
附录 5:维生素 C 对单因素位点的作用分析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作者简介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