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禾谷类作物病虫害论文--玉米病虫害论文--玉米病害论文--侵(传)染性病害论文

玉米籽粒中镰孢菌的分离及相互作用对产毒的影响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9-18页
    1 玉米穗腐病及其危害第9页
    2 引起玉米穗腐病的镰孢菌种类及分布第9-10页
    3 镰孢菌毒素第10-15页
        3.1 伏马毒素第11-12页
        3.2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第12-13页
        3.3 玉米赤霉烯酮(ZEN)第13页
        3.4 多种镰孢菌毒素的协同毒性第13-14页
        3.5 检测方法第14-15页
    4 镰孢菌产毒影响因素第15-16页
        4.1 培养条件对产毒的影响第15页
        4.2 玉米生长阶段对产毒的影响第15-16页
    5 镰孢菌之间的相互作用第16-17页
        5.1 真菌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菌丝生长的影响第16-17页
        5.2 镰孢菌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产毒的影响第17页
    6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7-18页
第一章 我国六省玉米籽粒样品中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第18-2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8-20页
        1.1 材料第18-19页
        1.2 方法第19-20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0-25页
        2.1 病原菌的形态特征第20-21页
        2.2 序列分析结果第21-22页
        2.3 玉米籽粒样品中病原菌的分离结果第22-25页
    3 讨论第25-27页
第二章 镰孢菌产毒特性研究第27-3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7-31页
        1.1 材料第27-29页
        1.2 方法第29-31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1-36页
        2.1 不同产毒能力菌株的筛选第31-33页
        2.2 伏马毒素产毒培养时间的筛选第33-34页
        2.3 继代培养对拟轮生镰孢和层出镰孢产毒的影响第34页
        2.4 不同接种浓度对菌株产毒的影响第34-36页
    3 讨论第36-37页
第三章 三种镰孢菌互作对其产毒水平的影响第37-5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7-39页
        1.1 材料第37页
        1.2 方法第37-3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9-51页
        2.1 拟轮生镰孢(F. v)和禾谷镰孢(F. g)相互作用对产毒的影响第39-42页
        2.2 禾谷镰孢(F. g)与层出镰孢(F. p)混合接种对产毒的影响第42-51页
    3 讨论第51-52页
第四章 结论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61页
在读期间已发表论文第61-62页
作者简历第62-63页
致谢第63-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农民转型问题研究
下一篇:保定地区甘蓝害虫的发生动态及几种新型药剂的毒力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