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功能材料论文

过渡金属的磷的含氧酸盐微孔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第一章 绪论第8-42页
    第一节 无机微孔材料的发展与现状第9-24页
        1.1.1 沸石与分子筛第9-13页
        1.1.2 主族金属磷酸盐微孔材料第13-17页
        1.1.3 过渡金属磷酸盐微孔材料第17-21页
        1.1.4 其它新型微孔化合物的合成第21-24页
    第二节 无机微孔材料的应用与展望第24-29页
        1.2.1 微孔材料的应用第24-27页
        1.2.2 微孔化合物合成展望第27-29页
    第三节 本课题选题的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成果第29-31页
        1.3.1 本课题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29-31页
        1.3.2 本课题主要结果第31页
    第四节 本文所用表征方法和测试手段及试剂第31-38页
    参考文献第38-42页
第二章 过渡金属磷酸盐微孔化合物的合成第42-77页
    第一节 引言第42-46页
        2.1.1 微孔晶体常用合成方法第42-45页
        2.1.2 影响微孔化合物合成的因素第45-46页
        2.1.3 本章目的和意义第46页
    第二节 两个三维磷酸铁的合成与结构表征第46-55页
        2.2.1 [FePO_4-1]的合成与结构表征第47-50页
        2.2.2 [FePO_4-2]的合成与结构表征第50-55页
    第三节 三维磷酸锰的合成、结构表征与性质第55-59页
        2.3.1 [MnPO_4-1]的合成第55页
        2.3.2 [MnPO_4-1]的晶体结构的测定和晶体学数据第55-57页
        2.3.3 [MnPO_4-1]的结构分析第57-58页
        2.3.4 [MnPO_4-1]的热重分析第58-59页
    第四节 其它磷酸盐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第59-61页
        2.4.1 其它磷酸盐化合物的合成第59-60页
        2.4.2 其它磷酸盐化合物的表征第60-61页
    第五节 一釜双衬法对水热溶剂热合成改进的研究第61-73页
        2.5.1 引言第61-62页
        2.5.2 应用实例第62-65页
        2.5.3 一釜双衬法合成新物质Mn_5(OH)_8SO_4第65-73页
    本章小结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77页
第三章 过渡金属亚磷酸盐微孔材料的合成与表征第77-108页
    第一节 引言第77-82页
        3.1.1 亚磷酸锌微孔化合物的研究第77-79页
        3.1.2 新型亚磷酸钒的合成第79-80页
        3.1.3 其它过渡金属微孔亚磷酸盐微孔材料的合成第80-81页
        3.1.4 新型主族金属微孔亚磷酸盐微孔材料的合成第81页
        3.1.5 亚磷酸的物理性质第81-82页
        3.1.6 合成过渡金属亚磷酸盐微孔材料意义第82页
    第二节 两种三维亚磷酸铁的合成、结构表征与性质第82-93页
        3.2.1 化合物FePO_3-1和FePO_3-2的合成第82-84页
        3.2.2 化合物FePO_3-1与FePO_3-2的晶体结构的测定和晶体学数据第84-85页
        3.2.3 两种化合物的结构表征第85-89页
        3.2.4 两种化合物的热稳定性研究第89-91页
        3.2.5 两种化合物的磁性研究第91-92页
        3.2.6 影响化合物FePO_3-1和FePO_3-1的合成条件第92-93页
    第三节 其它有机胺做模板条件下亚磷酸铁的合成与检测第93-98页
        3.3.1 en做模板剂条件下系列化合物合成与检测第93-95页
        3.3.2 DETA和pip做模板剂条件下系列化合物合成与检测第95-97页
        3.3.3 1,2-PDA做模板剂条件下亚磷酸铁的合成与检测第97-98页
    第四节 亚磷酸锰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第98-105页
        3.4.1 引言第98-99页
        3.4.2 系列化合物Mn-PO_3(n)的合成第99-105页
    本章小结第105-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08页
第四章 过渡金属有机膦酸盐微孔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第108-137页
    第一节 引言第108-113页
    第二节 三维有机膦酸锰的合成、结构表征与性质第113-121页
        4.2.1 化合物Mn-PMIDA的合成第113-114页
        4.2.2 化合物Mn-PMIDA的表征第114-115页
        4.2.3 化合物Mn-PMIDA的晶体结构测定和晶体学数据第115-117页
        4.2.4 化合物Mn-PMIDA的结构分析第117-120页
        4.2.5 化合物Mn-PMIDA的DTA-TGA研究第120页
        4.2.6 化合物Mn-PMIDA的磁性研究第120-121页
    第三节 超分子有机膦酸钴的合成、结构表征与性质第121-131页
        4.3.1 化合物Co-PMIDA的合成第121-122页
        4.3.2 化合物Co-PMIDA的表征第122-123页
        4.3.3 化合物Co-PMIDA的晶体结构测定和晶体学数据第123-124页
        4.3.4 化合物Co-PMIDA的结构分析第124-128页
        4.3.5 化合物Co-PMIDA的差热.热重研究和热稳定性研究第128-130页
        4.3.6 化合物Co-PMIDA的磁性研究第130页
        4.3.7 化合物Co-PMIDA的光学性质第130-131页
    第四节 其它有机膦酸做配体的化合物的合成、结构表征与性质第131-134页
    本章小结第134-135页
    参考文献第135-137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137-140页
致谢第140-141页
作者简历第141页
发表论文第141-144页
中文详细摘要第144-147页
英文摘要第147页
附录第151-168页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第168页

论文共1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元小波的构造、提升及其应用
下一篇: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 eae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免疫学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