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9-10页 |
| ABSTRACT | 第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1.1.1 选题依据 | 第11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1.2 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 1.2.1 能源互联网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1.2.2 能源互联网中的能量管理问题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1.2.3 MAS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 1.3 论文思路与组织结构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20-30页 |
| 2.1 引言 | 第20页 |
| 2.2 能源互联网 | 第20-24页 |
| 2.2.1 概述 | 第20-22页 |
| 2.2.2 能源互联网中的能量管理问题 | 第22-24页 |
| 2.3 分布式协同控制 | 第24-26页 |
| 2.3.1 集中式协同控制 | 第24-25页 |
| 2.3.2 分散式协同控制 | 第25页 |
| 2.3.3 分布式协同控制 | 第25-26页 |
| 2.4 MAS概述 | 第26-29页 |
| 2.4.1 Agent概述 | 第26-27页 |
| 2.4.2 Agent体系结构 | 第27页 |
| 2.4.3 MAS的通信 | 第27-28页 |
| 2.4.4 MAS的协调、协作与协商 | 第28-29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基于多Agent协调的多能源局域网分布式功率平衡 | 第30-42页 |
| 3.1 引言 | 第30页 |
| 3.2 多能源局域网功率平衡问题描述 | 第30-32页 |
| 3.3 基于MAS的功率平衡方法 | 第32-36页 |
| 3.3.1 征募算法 | 第32-33页 |
| 3.3.2 多能源局域网功率平衡方法 | 第33-36页 |
| 3.4 仿真分析 | 第36-41页 |
| 3.4.1 Stateflow简介 | 第36页 |
| 3.4.2 Agent的设计 | 第36-38页 |
| 3.4.3 实例分析 | 第38-41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四章 基于多Agent协作的多能源局域网最优功率分配 | 第42-58页 |
| 4.1 引言 | 第42-43页 |
| 4.2 多能源局域网最优功率分配问题描述 | 第43-44页 |
| 4.3 基于边际成本的流言一致性最优功率分配方法 | 第44-51页 |
| 4.3.1 图论理论基础 | 第44-48页 |
| 4.3.2 基于流言传播的边际成本一致性最优功率分配方法 | 第48-51页 |
| 4.4 仿真分析 | 第51-57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第五章 基于JADE的能源互联网分布式协同控制系统设计 | 第58-68页 |
| 5.1 引言 | 第58页 |
| 5.2 JADE简介 | 第58-60页 |
| 5.2.1 JADE概述 | 第58-59页 |
| 5.2.2 JADE体系结构 | 第59-60页 |
| 5.3 能源互联网分布式协同控制系统设计思路 | 第60-65页 |
| 5.3.1 能源互联网分布式协同控制系统功能模块 | 第61-64页 |
| 5.3.2 能源互联网分布式协同控制系统通信架构 | 第64页 |
| 5.3.3 能源互联网分布式协同控制系统协同流程 | 第64-65页 |
| 5.4 能源互联网分布式协同控制系统的Agent交互设计 | 第65-67页 |
| 5.4.1 多能源局域网功率平衡系统的Agent交互设计 | 第65-66页 |
| 5.4 2 多能源局域网最优功率分配系统的 Agent 交互设计 | 第66-67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68-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6页 |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