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质学论文--矿物学论文--矿物分布、区域矿物志论文

青藏高原东北缘尖扎盆地黏土矿物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引言第11-26页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第11-12页
    1.2 中国北方红黏土研究进展第12-14页
    1.3 黏土矿物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21页
        1.3.1 黏土矿物各项指标在古气候重建中的应用第14-17页
        1.3.2 黏土矿物特征对构造活动的指示第17-18页
        1.3.3 XRD在黏土矿物定相定量工作中的应用第18-21页
    1.4 青藏高原东北部各盆地沉积物古气候记录第21-22页
    1.5 青藏高原构造隆升研究现状第22-23页
    1.6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第23-24页
        1.6.1 研究内容第23-24页
        1.6.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24页
    1.7 研究生在读期间参与的工作第24-26页
        1.7.1 野外工作经历第24-25页
        1.7.2 论文工作量统计第25-26页
第二章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及区域地质背景第26-29页
    2.1 自然地理概况第26-27页
    2.2 区域地质背景第27-29页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第29-33页
    3.0 剖面概况第29-30页
    3.1 样品采集和分样第30页
    3.2 实验方法第30-33页
        3.2.1 黏土矿物X射线衍射实验第30-31页
        3.2.2 粒度测试实验第31-33页
第四章 加让剖面黏土矿物定性定量分析第33-40页
    4.1 定性分析第33-35页
    4.2 定量分析第35-40页
        4.2.1 绿蒙混层比计算第35-36页
        4.2.2 黏土矿物相对含量计算第36-40页
第五章 沉积相划分第40-46页
    5.1 岩性特征第40-42页
    5.2 粒度分析第42-46页
        5.2.1 粒度分布曲线及概率累计曲线第42-43页
        5.2.2 沉积环境函数判别分析第43-46页
第六章 尖扎盆地加让剖面沉积物古环境记录第46-64页
    6.1 绿蒙混层矿物混层比的古气候意义第46-50页
    6.2 黏土矿物指标古环境信息记录第50-64页
        6.2.1 古气候信息记录第52-58页
        6.2.2 构造活动信息记录第58-62页
        6.2.3 尖扎盆地区域气候变化及全球气候变化第62页
        6.2.4 小结第62-64页
结论与创新第64-66页
    8.1 结论第64-65页
    8.2 创新点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9-81页
致谢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青藏多年冻土地区公路路基病害分析与防治
下一篇:静水压力和粘性效应对输液管道振动特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