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民用建筑论文--居住建筑论文--农村住宅论文

基于DEA模型评价的新农村住区使用效率研究--以四川省邻水县地区为例

中文摘要第3-5页
英文摘要第5-6页
1 绪论第14-28页
    1.1 研究背景第14-16页
        1.1.1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第14-15页
        1.1.2 农村住宅建设背景第15-16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6-21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6-18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8-21页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1-22页
        1.3.1 新农村住宅使用效率研究目的第21-22页
        1.3.2 新农村住宅使用效率研究目的第22页
    1.4 研究对象及界定第22-23页
        1.4.1 新型城镇化第22-23页
        1.4.2 农村住宅第23页
        1.4.3 使用效率第23页
        1.4.4 农村产业结构第23页
    1.5 研究框架和技术路线第23-28页
        1.5.1 研究内容框架第23-26页
        1.5.2 主要研究方法第26页
        1.5.3 研究技术路线第26-28页
2 研究方法—数据包络分析法第28-32页
    2.1 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的基本概念第28-29页
    2.2 DEA方法的相关研究概述第29-30页
        2.2.1 DEA方法模型第29页
        2.2.2 DEA方法的应用与发展第29-30页
    2.3 DEA方法于本研究的可行性分析第30-31页
    2.4 DEA模型的评价步骤第31页
    2.5 本章小结第31-32页
3 基于农村产业模式的四川省邻水县地区新农村住区使用现状调查第32-80页
    3.1 邻水县地区新农村住宅建设概况第32页
    3.2 决策单元(DMU)的选择第32-33页
    3.3 指标体系的选取第33-36页
        3.3.1 指标体系选取原则第33-34页
        3.3.2 具体指标体分析第34-36页
    3.4 决策单元住宅使用现状调查第36-67页
        3.4.1 决策单元 1(DMU1)—八耳镇新业寺新村第36-40页
        3.4.2 决策单元 2(DMU2)—城北镇罗解新村第40-43页
        3.4.3 决策单元 3(DMU3)—丰禾柏垭头镇上甲新村第43-46页
        3.4.4 决策单元 4(DMU4)—柳塘乡杨家坝新村第46-48页
        3.4.5 决策单元 5(DMU5)—柳塘乡大河坝新村第48-51页
        3.4.6 决策单元 6(DMU6)—石滓乡刘家庄新村第51-54页
        3.4.7 决策单元 7(DMU7)—九龙镇七星上甲新村第54-57页
        3.4.8 决策单元 8(DMU8)—复盛乡龙门桥新村第57-60页
        3.4.9 决策单元 9(DMU9)—袁市镇礼堂新村第60-63页
        3.4.10 决策单元 10(DMU10)—石滓乡熊家坝新村第63-67页
    3.5 基于农村产业模式的邻水县地区新农村住宅调研情况第67-78页
        3.5.1 基于农村产业结构模式调研背景第67-70页
        3.5.2 调研目的第70页
        3.5.3 调研方法与内容第70-72页
        3.5.4 数据采集第72-78页
    3.6 本章小结第78-80页
4 四川省邻水县地区新农村住区使用效率评价结果及分析第80-90页
    4.1 评价模型的构建第80-81页
        4.1.1 DEA模型的选择及分析第80页
        4.1.2 模型的数学表达及经济含义第80-81页
    4.2 评价结果及分析第81-84页
        4.2.1 DEA有效分析第82页
        4.2.2 DEA无效分析第82-84页
    4.3 DEA有效与无效的原因第84-88页
        4.3.1 DEA有效的原因第84-85页
        4.3.2 DEA无效的原因第85-88页
    4.4 本章小结第88-90页
5 基于农村产业模式的邻水县地区新农村住区设计策略及建议第90-100页
    5.1 DEA有效案例与无效案例的对比研究第90-92页
    5.2 不同农村产业模式下的邻水县地区新农村住宅设计策略及建议第92-97页
        5.2.1“传统农业+劳动力外流”模式第93-95页
        5.2.2“非传统农业+有机农业”模式第95-96页
        5.2.3“农产品加工+乡村工业”模式第96-97页
        5.2.4“商贸休闲+观光旅游”模式第97页
    5.3 本章小结第97-100页
6 总结、不足与展望第100-104页
    6.1 研究结论第100-101页
    6.2 本文创新点第101页
    6.3 不足与展望第101-104页
        6.3.1 研究不足第101-102页
        6.3.2 研究展望第102-104页
致谢第104-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10页
附录第110-112页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10-112页
    B 新农村住宅生产生活满意度调查表第112页

论文共11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供应链节点企业间协同信任机制研究
下一篇:液化石油气铁路罐车运输安全研究